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 . 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 . 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 . 在B点保持静止
B . 沿BE方向运动
C . 沿BC方向运动
D . 沿BD方向运动
3、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是( )
A . 刻度尺
B . 天平
C . 压强计
D . 弹簧测力计
4、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
B . 如果甲运动的时间比乙少,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
C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5、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5.4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6、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力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与受力面积有关
7、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A . AOC区域上
B . AOD区域上
C . BOC区域上
D . BOD区域上
8、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B .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C .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D .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 P甲大于P乙
B . P甲等于P乙
C . P甲小于P乙
D . 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小球( )

A . 一定不相碰
B . 一定相碰
C . 若m1>m2 , 则肯定相碰
D . 若m1<m2 , 则肯定相碰
1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 .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 长跑的运动员在拐弯时具有运动的惯性,跑直道时没有惯性
D .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歼击机的灵活性
12、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底层人的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 3G/4S
B . 2G/3S
C . G/2S
D . G/S
13、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 . 2:1
B . 1:2
C . 3:4
D . 4:3
14、在五一游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 )
A . 仍静止
B . 运动到左碗
C . 运动到右碗
D . 无法确定
15、下图分别是四位同学画的重力G与压力F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17、如图是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
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 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B . 若增大F,则A、B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D . B所受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9、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 . 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
C .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 .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20、如图所示,某圆柱形薄壁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其底面积为20cm2 , 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通过台秤测得总质量150g;使用一绳子提起物体B,物体B刚好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保持静止不动,此时台秤示数为70g,并测得容器内液面下降了1cm。则物体B的密度是( )
A . 1.5×103kg/m3
B . 2.0×103kg/m3
C . 2.5×103kg/m3
D . 3.0×103kg/m3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共10小题)
1、世界最先进的“和谐号” CHR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杭州站同时疾驶而出,连接长三角上海、杭州两大城市的沪杭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沪杭高速铁路正线全长160公里,其中87%为桥梁工程,全线设车站9座,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运行最高时速可达到416.6公里。高速动车以设计时速行驶完沪杭高速铁路正线需要 小时(保留两位小数),坐在“和谐号”上的小红同学,以行驶动车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房子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扶栏时,扶栏未动,而他却远离扶栏而去,运动员离开扶栏后,并没有再用力蹬冰面,但仍能滑很远。对于以上这些现象,现有下列知识: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可利用来解释以上现象的是 (填数字代号)。
3、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时,在物体内部产生一种抗拒形变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就叫 。建筑工人常用细线拴一重锤做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建筑工人利用的物理原理是 。
4、一重为500N的木箱,在2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拉力增大到300N,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四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以上的这种实验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作 法。
6、如图所示,瓶中水从小孔A、B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从B孔射出的水喷的更急,说明液体的压强随 增加而增大
7、 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8、如图甲所示,两个实心长方体A、B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质量比mA:mB=1:3,底面积之比SA:SB=1:4,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1 , 若把B放在A的上面如图乙所示,此时B对A的压强为p2 , 则p1:p2为
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t=3s时,物体处于 状态,;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0、现有一架总质量为m的喷气式飞机,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飞行,已知该飞机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v2(式中k为常量),若飞机飞行过程中的耗油量可忽略不计
(1)该飞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飞机所受向上的升力是由机翼上、下表面气流速度不同所产生的,则机翼上表面附近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机翼下表面附近压强。
(2)在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大小为 。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共2小题)
1、小林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找来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AB两木块(B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实验,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应使木块做 运动。根据 知识,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
(2)比较 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林将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小华认为这个结论是不完整的,应该补充 。
(4)小林的实验方案仍存在不足之处,请列举一点。
2、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1)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成正比;
(2)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所处的深度 关;(选填“有”或“无”)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四、分析计算题(第33题6分,第34题4分,第35题4分,第36题8分,共22分)(共4小题)
1、如图,轿车从某地在高速公路上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小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小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时间?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在海滩案发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双脚站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如图所示的鞋模,经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Pa,(已知ρ蜡=0.9×103kg/m3)求:
(1)一只鞋的底面积为多大?
(2)罪犯的体重为多少?
3、如图所示,有一重为54N的长方体物块,高L=40cm,它的横截面积
是盛水容器横截面积S2(容器壁厚不计)的1/3,当物块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46N。

(1)根据题中所给条件,求出物块密度。
(2)求当物块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与物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是多少?
4、把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立方体物块,用细线系着放入底面积为200厘米2 , 重为4牛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此时物块与容器底无相互挤压,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始终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 , 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请你:
(1)试判断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厘米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
(2)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厘米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帕?
(3)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6厘米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4)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厘米时,容器中水的重力为8牛,求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