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60分)(共15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打开啤酒盖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 . 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 . 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3、在100g某稀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该溶液100g后,浓度为12%,则原稀溶液的浓度为(   )
A . 2% B . 4% C . 8% D . 10%  
4、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氢氧化钠 B . 生石灰 C . 浓硫酸 D . 硝酸铵
5、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认识和做法不合适的是(    )
A . 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 .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 .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 水资源很丰富,且有水循环,所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6、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B .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C . 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一定有结晶水 D . 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7、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 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 .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C .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D .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
8、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即g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浮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B . 船受到的浮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 . 船受到的浮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D . 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9、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同 C .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玻璃管内水面下降说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D .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10、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11、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 .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C .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 浸没前,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12、某天我市最高气温为31℃,最低气温为23℃,沿海海面北到东北风9-10级,阵风11级。这一天中我市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    )
A . 降雨 B . 气温 C . 天气 D . 气候
13、下图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强的事例是(    )
A . 筷子提米 B . 上升的热气球 C . 风吹风车转动 D . 用吸管吸饮料
14、配制硝酸钾饱和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g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

28

10

4

14

28

10

6

14

60

10

8

18

A . 60℃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8克 B . 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C . 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③所得溶液不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5、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

实验序号

溶质

溶剂

温度

1

蔗糖

20℃

2

蔗糖

40℃

3

食盐

40℃

4

食盐

植物油

40℃

A . 溶质种类 B . 溶剂种类 C . 溶液温度 D . 颗粒粗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共8小题)

1、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和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      ρ2 .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 , 则m1      m2 . (后两空选“<”、“=”或“>”)

2、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牛奶,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④肥皂水,⑤泥水,⑥色拉油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3、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填编号)。 (2)
A .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4、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底的一铁沙球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5、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5N的正方形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N.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20N,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      N,方向      
6、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的值。

(1)图中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20毫升,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总长度为8.0厘米,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厘米²。
(2)实验时,首先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目的是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26.0牛。则测得大气压值是p=      
7、                
(1)如图所示,玻璃瓶中装入适量带色的水,从玻璃管吹入少量空气,管中水面高于瓶口。将此装置由一楼拿到十楼,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      ,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此时瓶内液面上的气压比大气压      

(2)如图所示,把玻璃瓶中装满带色的水,双手迅速用力捏玻璃瓶,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上升,说明力可以      ,如果把玻璃瓶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也能上升,此现象说明液体具有      的性质,根据这个性质制成了温度计。

8、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硝酸钾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氯化钠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
(2)对(1)中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 . 该过程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 D .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
(3)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克硝酸钾、18克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若要降低温度硝酸钾就开始析出,而氯化钠始终不能析出,则温度T(℃)的变化范围是      (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互不影响)。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8分)(共7小题)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75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      克。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3)认真观察,图中某步骤错误,写出该步骤的正确操作为      。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4)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问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      克才可配得120克5%的氯化钠溶液。
2、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7世纪中期,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公开演示了著名的      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科学上就把他当时测得的气压值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水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将杯子倾斜发现纸片也不掉下,这说明了      

3、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4、废电池随意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废电池内的黑色物质含有碳、二氧化锰、氯化铵等物质。氯化铵浓溶液可用于去除某些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某研究小组要回收和利用废电池内的氯化铵,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②的名称是      
(2)小柯同学欲配置30℃的氯化铵饱和溶液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查右图中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可知:3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克氯化铵。
(3)将接近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氯化钠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质 (氯化钠),还可以是      
(4)你从图中还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图1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3)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氯化钠溶液。小雪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水的密度约为1g/cm3)。进行正确实验后,经检测,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6、                       
(1)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低后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观察到      

(2)据报道,国外有人利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设计了一种“真空洗衣机”。它不需要洗衣粉就能使常温的水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达到洗涤的效果。你认为这则报道真实吗?你的道理是      
7、泰顺盛产板栗,板栗加工厂通常采用“低压法”去壳:在2千帕低压条件下,将板栗加热到一定温度,板栗内的水分汽化,短时间内无法溢出,致使壳内外存在很大的气压差,使外壳爆裂实现去壳。某科研小组研究用板栗“低压法”爆壳时,实验过程如下:

①准备实验板栗若干份,每份2千克。

②设置爆壳箱内的气压恒为2千帕,分别在60℃、65℃、70℃、75℃和80℃的温度下对5份实验板栗进行爆壳,每次爆壳时间均为60分钟,记录爆壳数并计算爆壳率。

③重复步骤②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各温度下爆壳率的平均值,问:

(1)实验板栗除了品种相同外,还需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写2点)
(2)该实验的假设是      
(3)你预测的实验结果是      

四、解答题(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0分,第34题8分,第35题8分,共46分)(共5小题)

1、“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了净化水体、改善河道生态,我市某河塘河面上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绿色生态浮岛(如图所示)。

(1)为了达到理想的治污效果,浮岛植物的选择很重要。你认为选择浮岛植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①适合水中生长,具有发达的根

②具有较强的抗污、抗病菌能力

③容易培植,生长较快

(2)浮床是浮岛植物生长的固定器,由耐用的漂浮材料组成。若某组浮床种植了重为2000牛的植物后,则浮床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多少?(河水的密度约为1.0×103千克/米3 , g取10牛/千克)
2、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稀硫酸。求:

浓硫酸(H2SO4)500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g/cm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溶质多少克?
(2)欲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水?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装满水的一溢水杯,水深为20cm。弹簧测力计挂着重为10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0.4kg(g取10N/kg)。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物体的密度
4、高压锅的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镶嵌旋紧,锅盖与锅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不会漏气。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套着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有水、食物),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会把限压阀顶起来,蒸气即可从排气孔排出锅外,这样就不会因为锅内压强过大而造成爆炸,以确保安全。已知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求:(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取1×105Pa)

(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2)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
5、  60℃时,将36g硝酸钾溶于204g水中,制成硝酸钾溶液。
(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将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

①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至9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②取第二份溶液,蒸发掉5克水,溶质没有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③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液中溶液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要加入硝酸钾多少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