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第________届亚洲运动会于2018年9月2日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落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次亚运会上共获得132金、92银、65铜,共计289枚奖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位列第一。( )
A . 十七
B . 十八
C . 十九
D . 二十
2、2018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________节。( )
A . 收获
B . 欢庆
C . 欢乐
D . 丰收
3、2018年9月25日至28日,________在东北三省考察,深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和齐齐哈尔市、吉林松原市、辽宁抚顺市和辽阳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民营企业——辽宁忠旺集团,实地了解东北振兴情况,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 )
A . 李克强
B . 习近平
C . 汪洋
D . 王岐山
4、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________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厦门
D . 珠海
5、2018年10月19日________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二届亚欧首脑会议,并率先发表题为《共担全球责任 共迎全球挑战》的引导性讲话。( )
A . 李克强
B . 习近平
C . 汪洋
D . 王岐山
6、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所有制成分共同支撑起经济这艘大船,组成合力推动“中国经济号”世轮向前发展。“合力”反映了( )
A . 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B . 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 .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________等现实挑战( )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城镇化水平不高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④还没有称霸世界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8、在2018年2月25日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亮相奥运舞台。期间,互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完美配合,展现了更加自信的中国力量。从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
A .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创新点燃激情
B . 创新驱动是国家要求
C . 创新驱动是人类进步的力量
D . 我们国家重视创新
9、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中国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究其原因是(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③“双一流”建设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④“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家地位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0、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真正确立是在( )
A . 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君王专制制度
B .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 1949年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D .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社会主义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2、民主选举是我国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 )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A . ①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②③③
D . ①③④
13、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以下做法符合奉行法治要求的是( )
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监察法草案
②开展创文明卫生城活动
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依法惩治制假售假行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14、在我国,政府的权利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 )
A . 为人民服务
B . 对全体公民负责,为全体公民谋利益
C . 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
D . 提供公共服务
15、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有( )
①增长趋缓,出生率低
②老龄化加剧,男女比例失衡
③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问题凸显
④出生率高,增速快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民族好”的局面需要贯彻落实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这一制度是( )
A . 对口援疆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民族平等、团结
D . 可持续发展
17、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 . 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B . 实现两岸“三通”
C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 采取两岸平等对话的方式
18、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
A .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 .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________。( )
A . 社会主义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一国两制
D . 一个中国原则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征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
(1)中华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2)习总书记为什么特别强调坚定文化自信?
2、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扬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成长中的你将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他指出要向保护眼睛、对待生命一样保护和对待环境。
(1)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学校决定开展以“增强绿色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宣传形式。
4、当下,“中国梦”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时代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鼓励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共圆“中国梦”。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是什么?
(2)为共圆“中国梦”,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党制定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怎样战略目标?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