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17小题)

1、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B . “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 . “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 . “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2、福建某学校(25°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角a为 ( ) (1)
A . 23°26′ B . 41°34′ C . 48°26′ D . 66°34′
(2)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 ) (2)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3、下左图为5月1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下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1)
A . 甲、丙、乙、丁 B . 丁、乙、丙、甲 C . 甲、乙、丙、丁 D . 乙、丙、甲、丁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上图中的( ) (2)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4、1月某天,一位摄影爱好者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看到,一辆客车正沿着某直线公路驶向太阳的方向(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公路     (  ) (1)
A . 为东西走向 B . 一定是东南-西北走向 C . 为南北走向 D . 可能是东北-西南走向
(2)若摄影者是在日出时看到该景象,则当地时间可能是(  ) (2)
A . 4:50 B . 6:00 C . 8:20 D . 10:40
5、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每隔15天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与12月9日最为接近的节气是(  ) (1)
A . 小雪 B . 大雪 C . 小寒 D . 大寒
(2)从大寒到小满期间,惠来县(  ) (2)
A .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B . 昼渐长夜渐短 C . 太阳直射点持续往南移   D . 白昼长于黑夜
6、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下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1)
A . B . C . D .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 ) (2)
A . ①减弱 B . ②减弱 C . ③减弱 D . ④减弱
(3)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3)
A . 增强①过程 B . 增强②过程    C . 减弱③过程 D . 增强④过程
7、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是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小题。

(1)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    ) (1)
A . B . C . D .
(2)下图中正确表示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的是(   ) (2)
A .                            B .                                     C . D .
8、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正确反映 c 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1)
A . B . C . D .
(2)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2)
A . abe B . ade C . bcd D . cde
9、下表内容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日期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平均气温

3

0

-2

-5

气压

1000

1002

1004

1006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1)根据上表四天天气变化情况,推断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   ) (1)
A . 冷锋 B . 暖锋 C . 气旋 D . 反气旋
(2)当上述天气系统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 (2)
A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D . 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
10、在下图中,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 . 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 . 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 . 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风出现时间约为(   ) (2)
A . 18时—次日7时 B . 8时—当时16时 C . 16时—次日8时 D . 6时—次日18时
(3)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则引起该地盛行风向的主要成因是(   ) (3)
A . 人类活动变化 B . 天气系统不同 C . 气压带、风带移动 D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1、下图为泰国东北部气候资图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 (1)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 C . 热带季风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该地最高气温没有出现在7月份的原因是(   ) (2)
A . 纬度低 B . 地势低 C .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明显 D .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12、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答下列小各题。
(1)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是(  )

①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范围北扩  ②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③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定会迎来大幅度增产 ④植物病虫害爆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

(1)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人类控制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2)
A . 减少能源的使用 B . 加快矿物能源的开发 C . 提高能源利用率 D . 实现经济全球化
13、下图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hPa),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 (1)
A . 乌兰巴托 B . 北京        C . 合肥 D . 东京
(2)图中所示的时间是(    ) (2)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9月
(3)郑州与合肥相比(    ) (3)
A . 郑州气温高、气压低    B . 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 . 郑州有降水,气温低、气压高 D . 合肥有降水,气温高、气压低
14、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 (1)
A . 下水补给     B . 降雨补给   C . 冰雪融水补给   D . 水补给
(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B . 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 . 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D . 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图1中甲气压带名称是      ,乙风带盛行风向是      
(2)图1所示季节为北半球      。该季节,②地气候特征是      ,形成原因是      。②、⑦两地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3)①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图1中④地气候与图2中      (字母代号)所示气候一致,其气候特征是      
(5)②③④⑤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      ,其形成原因主要与      有关。
(6)当⑥地盛行东南风时,⑧地盛行      风。简述⑧地该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16、读“常见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      (填字母)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在       (填字母)控制之下,秋高气爽;每年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      (填字母)的影响,形成      天气。
(2)A天气系统的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还是锋后?      描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3)C天气系统若发源于热带洋面上,常常在      季节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 哪些灾害性天气。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 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项目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 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 径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00

255

95

160

345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写出环节①、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环节①、②的流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