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中原学术联盟高考仿真模拟(一)文综历史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

1、汉初成转的《孝经》 提出了“移孝作忠”,将孝的亲代关系转移到君臣关系上。这说明( )

A . 血缘宗法关系受到削弱 B . 汉代的君臣关系日益融洽 C . 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提高 D . 家国一体的观念得到强化
2、在文人眼中,书画同源,明代徐渭的《风鸳图诗》中有“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诗句。这两句“题画诗”反映出( )

A . 文人画的意趣艺术特色 B . 明代市并生活丰富 C . 现实主义创造手法 D .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3、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人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 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

A . 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B . 明清富商人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C . 获取功名是富商人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D . 明清商用势力强大
4、2012年,修改后中国刑诉法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从制度上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等行为。这一规定源于古代罗马法。这反映出古代罗马法( )

A .   否定野蛮风俗和习惯 B . 限制贵族专横及特权 C . 重视获取合法的证据 D . 维护平民的根本利益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门商品分类比重(%) :

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 )

A . 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B .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C . 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 D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6、1889年4月,日本参谋本部收到有关中国大势的分析报告,报告认为,清国的“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而中日两国“唇齿相保、辅车相依”,在列强虎视耽耽下,清国一旦不保,日本势将进退维谷。这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旨在( )

A .  占领中国与列强对杭 B . 教训腐败的消政府 C . 与列强共享在华利益 D . 转移国内政治危机
7、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这事件反映了 ( )

A . 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  B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 C . 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 D . 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
8、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 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 .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B .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 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 . 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9、在新政伊始,罗斯福给朋友写信到:“我深知迄今为止,我们实际上做的多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但是当时的严峻形势让他不得不做出改变.“我们必须实行通货膨胀,这是不可避免的”。罗斯福的上述言论( )

A . 表明其被迫接受部分自由放任政策 B . 加剧国内经济的恶化 C . 说明新政在“干预”和“放任”之间摇摆 D . 意在消除危机的影响
10、1950年,中苏签订条约时,斯大林提出保留旧的中苏条约(1945年8月苏联与国民党签订)而只对实际内容进行修改,而毛泽东则坚持“签订一个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最终中苏另签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说明( )

A .   苏联仍推行大国强权政治做法 B . 中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方针 C . “一边倒”不利于国家政治独立 D . 中苏存在着巨大矛盾与分歧
11、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 ( )

A . 质疑上帝的作用 B . 思考人生的价值 C . 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D . 强调对上帝要诚实
12、《今日美国报》披露:当前,美国平均关税尽管只有3%,但对浓缩澄汁征收的关税为30%,玻璃制品和瓷器为38 % 。美国有300多种反倾销税,还有配额、补贴、法律阻碍、繁文縟竹拖延等手段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不受冲击。这反映出( )

A . 经济全球化加剧国家间利益的争夺 B . 美国一贯坚持关税保护主义政策 C . 美国竭力主张国际贸易自由化 D . 美国的做法实质是反对经济全球化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历史上的重大回眸】

材料一  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于是,官盐滞销,私盐大行其道,甚至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

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敲定淮北研发改革方案,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盐制度。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本来,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七年间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进行盐政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陶澍在淮北盐场进行改革的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材料二  “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处为店”。柜坊是由邸店衍生出来的,它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收取一定的租金,商人需用时,凭帖(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提取,为最早的银行雏形。

中世纪的欧洲,众多国家林立,国家及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通过定期集市进行。当时的欧洲货币种类繁多,伪币横行,于是,就出现了专门鉴定、估量、兑换货币为业的钱窗,称为兑换人。需要现款的商人可以向兑换人借款,按期票规定的日期归还,并付给利息。这样,兑换人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银行家。信贷业务开始发展起来。

材料三 到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 到1700年年大约一半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低处种植桑树、棉花、甘蔗和水稻,高处种植玉米和红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欧洲古代银行形成初期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3、材料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0 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9 年

巴黎和会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年6月

“改订新约”的运动

减少了 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年1月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

1949年9月

《共同纲领》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两个变化趋势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6世纪末,英国产生了几十个有成就的剧作家,其中以莎士比亚(1564一1616年)最为杰出。莎士比亚前后期作品的基调有所差别。17世纪开始前他的作品基调是乐观的,这个时期的悲、喜剧更多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1601年至1607年为莎士比亚创作最光辉的时期。这个时期莎士比亚作品以悲剧为主,是封建社会后期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反映,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博马舍(1732 一1799)是出色的启蒙剧作家,他原是包税人,后因与贵族遗孀结婚,取得贵族称号。然而,他对特权等级的专横深恶痛绝,于是便拿起笔来进行战斗。第一版伏尔泰全集便是由他编辑的。他的作品不多,但却十分犀利。早期写的剧本《欧仁妮》 和《两友人》 虽然主观上是“向第三等级的朋友表示敬意”,但并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后来.他以《费加罗三部曲》蜚声剧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莎士比亚和博马舍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莎士比亚和博马舍思想的不同及其成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届河南中原学术联盟高考仿真模拟(一)文综历史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