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
A . 天文学著作
B . 医学著作
C . 数学著作
D . 农学著作
2、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推恩令
D . 行省制
3、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
A . 西域都护
B . 安西都护
C . 伊犁将军
D . 驻藏大臣
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5、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是 ( )
A . 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
B . 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 .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 .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6、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 . 力倡节俭
B . 大兴文治
C . 休养生息
D . 平抑物价
7、“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 . 陕西省
B . 云南省
C . 浙江省
D . 北京市
8、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诸侯争霸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期。春秋末期,长江流域北上争霸的两个诸侯国是( )
A . 晋国、楚国
B . 吴国、越国
C . 齐国、晋国
D . 楚国、秦国
9、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 奖励耕战
B . 承认土地私有
C .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D . 确立县制
10、“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 . 都江堰
B . 郑国渠
C . 灵渠
D . 大运河
11、以下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饭的是( )
A . 北京人
B . 河姆渡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人
12、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炎帝战败,两大部落结成联盟,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涿鹿之战
C . 牧野之战
D . 阪泉之战
13、《越绝书》记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我国古代出现铜器是在什么时候?( )
A . 原始社会后期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1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温故知新
C . 有教无类
D . 仁者爱人
1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
A . 陈
B . 大泽乡
C . 巨鹿
D . 荥阳
16、今天我们强调“依法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以德化民”是在( )
A . 汉高祖时期
B . 文景时期
C . 汉武帝时期
D . 汉元帝时起
17、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精明,下列历史人物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
A . 汉武帝
B . 王莽
C . 汉景帝
D . 光武帝
18、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 )
A . 陈胜
B . 王莽
C . 张角
D . 刘邦、项羽
19、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对台湾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A . 曹操
B . 刘备
C . 卫温
D . 诸葛亮
20、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
A . 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 . 匈奴、鲜卑、羯、氐、羌
C . 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 . 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氏
二、连线题(共1小题)
1、连线题:根据所学知识,把相应信息用直线连接起来。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填表题: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纸的概线上写出与表格内容相对应的信息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决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结合所学如识,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统一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类别 |
秦始皇 |
汉武帝 |
政治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没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
① ② ③ |
经济 |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 |
④ ⑤ ⑥ |
思想 |
⑦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文化 |
统一文字 |
⑧ ⑨ |
军事 |
⑩ |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