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1校联考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共10小题)

1、1米3的水和1米3的冰(ρ=0.9×103千克/米3)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冰和水的体积相同,水的质量比冰的质量小 B . 冰和水的体积相同,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C . 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 D . 冰的密度和质量都比水的密度和质量小
2、“海斗号”潜水器的最大潜深达10767米,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万米级深潜器的国家.当“海斗号”在万米深处继续下潜时,受到海水的(   )
A . 压强和浮力都增大 B .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C .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 . 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3、在如图中,重为G的金属块A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合力的大小(   )

A . 大于G B . 等于G C . 大于F D . 等于F
4、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 .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 .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 .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 .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5、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   )

A . p>pF> F B . p<pF< F C . p=pF> F D . p=pF< F
6、下列实例中的“吸”,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 用吸盘吸住玻璃 B . 用饮料管吸饮料 C . 用干纸巾吸水滴 D . 用吸尘器吸灰尘
7、下面所说的现象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椅上舒服 B . 穿高跟鞋的姑娘会在泥地上留下较深的脚印 C . 在固定家具的螺丝帽下面垫上个较大的垫圈 D . 修建铁路时,将铁轨铺设在枕木上
8、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关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对平衡力 B . 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 . 两力的大小相同
9、下列探究活动中,运用到“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一科学方法的是(    )
A .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 . 用“液柱”的方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C .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 . “力的合成”中引入合力的概念
10、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之比ma:mb=3:5,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平桌面受到圆柱体的压强之比pa:pb等于(    )
A . 1:1 B . 3:5 C . 5:3 D . 9:2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8.0分)(共9小题)

1、小明同学重600牛,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帕,当他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帕;若他的书包重60牛,背着书包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        牛,地面所受的压强比不背书包走路时变化了         帕.

2、一重为10牛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蓄水池的水面。若该池水位由5米降低到4.5米时,池底所受水的压强      ,木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      ,木块所受的浮力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用200牛的压力作用在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      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且装有相同深度的水,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容器的水中(铁球未碰到容器底),水也均没有溢出,此时,水对三个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的是      

5、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 它的单位读作      。容器中盛有质量0.8千克的酒精,倒出1/2后,剩余酒精的质量为      千克,密度为      克/厘米3 , 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一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历史上是      先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值,其大小为      帕;后有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      ,水的沸点越      (后两空选填“大”或“小”)。
7、一正方体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示数为14.7牛。当该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9.8牛,则此时金属块所受水的浮力为      牛;若增大金属块在水中的深度(水足够深),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该金属块一半浸入水中,则此时的浮力为      牛。
8、根据图中轮船上的“吃水线”排列情况,可以判断:印度洋海水的密度      北大西洋海水的密度(选填“大于”或“小于”)。

9、林同学在复习时对所学的部分物理量进行了分类归纳(如表格所示):

物理量

速度v= 、比热容c= 、压强p= 、密度ρ=

林同学的分类

密度ρ、速度v、压强p归为一类

①请判断:林同学的分类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②你认为可以归为一类的物理量是      ,理由是      。(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0分)(共5小题)

1、

在图中,重为4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2、某重为9.8牛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求: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3、一质量为0.1千克的圆柱体空玻璃瓶,按如图所示放置在表面积1.47×10-22的水平桌面上,它的底面积为2.94×10-32 , 当瓶内装有0.2千克的水,求:

(1)玻璃瓶内水的体积;
(2)装水后玻璃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4、如图所示实心圆柱体B高度为0.2米,底面积为0.01米2,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900帕。求:

(1)B物体所受的重力;
(2)B物体的密度。
5、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积为6×10-2m2 , 盛有质量为8kg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m、质量为2kg的水。(g=10N/kg)
(1)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2)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p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图中重为2牛的物体浮在水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浮力F浮。

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相同的橡皮膜扎紧封住,分别放入水槽中的相同深度。管内装的液体种类和装入液体的深度如图,请画出三个玻璃管下端橡皮膜凹凸大致情况(ρ>ρ煤油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中,都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在实验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其实验原理是      ,其所测定的物质是      (选填“一种”或“多种”);“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除了天平、量筒、水等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并且应多次改变物质的      
2、             
(1)在探究      (填写实验名称)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量筒、水、盐水等;
(2)其中U形管压强计是利用了      原理(填写一种物理器材)。U形管两管液面      越大,表示液体压强越大。
(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控制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      相同。
3、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小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名称: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定量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之间的关系。

其中,V2-V1表示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4、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改变压强方法的知识后,知道了可以通过在物体下面垫上一张底面积较大的方板来减小压强。于是他们研究了物体垫上方板后,方板对地面压强与所选方板的密度、厚度以及底面积的关系。实验中,他们使用一个重10牛的正方体,测得其直接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000帕。然后他们在该正方体下面垫上不同的方板,分别测量了方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并将方板的密度ρ、厚度d以及底面积S一同记录在了表中。

表一:S=200厘米2

序号

ρ(克/厘米3

d(厘米)

p(帕)

1

0.5

2

598

2

0.5

4

696

3

1.0

2

696

4

1.0

4

892

5

2.0

2

892

6

2.0

4

1284

表二:S=400厘米2

序号

ρ(克/厘米3

d(厘米)

p(帕)

7

0.5

2

348

8

0.5

4

446

9

1.0

2

446

10

1.0

4

642

11

2.0

2

642

12

2.0

4

1034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或7与8或9与10或11与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在物块下垫上底面积和密度相同的方板,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3与5或2与4与6(或7与9与11或8与10与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      

③通过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物体下面垫上方板      能减小对地面的压强(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

a.分析比较实验数据2与3或4与5(或8与9或10与11)得出结论:在物块下面垫上底面积相同的方板,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b.分析比较实验数据2与3和4与5(或8与9和10与11)得出结论:在物块下面垫上底面积相同的方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闵行区21校联考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