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乌市第66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1、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     B . 刻舟求剑    C . 百炼成钢       D . 大海捞针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有如下操作: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②①④⑤⑥    B . ②③①④⑤⑥    C . ③②①④⑥⑤    D . ②③①④⑥⑤
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A . B . C . D .
5、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A . O2和H2O的含量 B . O2和N2的含量 C . O2和H2的含量 D . O2和CO2的含量
6、可用推拉注射器栓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 . 瓶中液面上升    C .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 . 注射器内有液体
7、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告诉各国来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 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下列对环境友好的是(   )
A . 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 B . 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C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 D . 大量使用燃油车代步
8、在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C .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D .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1、以下化学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555850593 B . 图片_x0020_1105286184 C . 图片_x0020_553880009 D . 图片_x0020_219477
1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掌握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的一些“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 给试管加热,先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B . 制取气体之前,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 C . 检查气密性时,塞紧连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 D . 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后拿出集气瓶
13、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片_x0020_275545794

A . ①现象是木炭加热至红热状态,发红光 B . ②将木炭迅速插入集气瓶底部 C . ③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 ①②证明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剧烈
14、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走到花园附近闻到花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体温计中的水银柱上升

原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A . A   B . B   C . C   D . D
1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0 B . 图片_x0020_100011 C . 图片_x0020_100012 D . 图片_x0020_100013
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铜+氧气  氧化铜 B . 二氧化碳+碳 一氧化碳 C . 氧化汞 汞+氧气 D .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17、给10mL的液体加热,需要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 . ①③④ B . ②④⑦ C . ②④⑥⑦ D . ④⑤⑧
18、若某气体既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能用排水法收集,则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①难溶于水 ②与水发生反应 ③密度比空气小 ④密度比空气大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9、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用气味来区分酒精和水 B . 用状态来区分铁和铜 C . 用燃烧的木条比较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 D . 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20、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图片_x0020_394797657 ”和“ 图片_x0020_1233581268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则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 图片_x0020_2099295211 B . 图片_x0020_713194298 C . 图片_x0020_1964523789 D . 图片_x0020_100006
2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D . 氧气可以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之间间隔较大
22、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MnO2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508672021

A . c代表氧气 B . 最后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和未加高锰酸钾产生氧气质量一样多 C . t1时刻,KMnO4 开始分解 D . 该实验中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现在有以下物质: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⑤酒精⑥钨.请用序号回答问题:
(1)占空气体积78%的是      
(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医疗急救应选用      
(4)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5)化学实验常用的燃料是      
(6)可用于灯泡中灯丝的是      
2、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物质

冰水混合物

氧化镁

钙元素

氯化钾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化学符号

      

      

      

      

      

3、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且易溶于水。它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还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有:①                  .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有:①            .
(3)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4、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1)从组成观点认识空气:

图1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图片_x0020_1686768755

①写出红磷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      ,符号表达式为      .

②根据上图2、图3数据,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③最终测得结果记录如下:P=0.79P0,P′=P0 , 根据此数据,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最佳药品是      (填“红磷”或“木炭”)。反思此实验的探究过程,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答一条)。

(2)用微粒观点认识空气:

①如用“ 图片_x0020_615000966 ”表示氮原子,“ 图片_x0020_1049292898 ”表示氧原子。则“ 图片_x0020_1178979934 ”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名称).

②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能表示空气的微观模型是      (填标号)。

图片_x0020_564842134

(3)从环保视角认识空气:现在雾霾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直接的关联,下列可能导致雾霾产生的有      (填序号)。

A 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和水泥厂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

C 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工作或学习

5、私家车的使用,方便了你我他,然而大量的尾气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等排放,造成了空气污染,若在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则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根据该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810081932

在整个的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                  ;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相同点是      ;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      

三、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图片_x0020_583651436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是某课外小组设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图,请依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472187812

(1)写出仪器名称:a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      ,其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恰当时刻是      
(3)收集完氧气后,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如图2所示的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写出G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①或②)处通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如何证明该瓶内的氧气已集满?      
(6)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7)小华同学利用B、F装置组合制取一瓶氧气,并完成硫燃烧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他发现有点麻烦,于是他对实验操作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改进,一次性就可以完成制取和硫燃烧两个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图片_x0020_1710640516

在A处事先放入少量黑色固体,再用注射器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请分析:小华放入的黑色固体是      ,

A 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B 处看到明显的现象是      

C 处放氢氧化钠溶液你认为作用是      

(8)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其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催化剂;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①⑤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新疆乌鲁木齐市乌市第66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