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武定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 . 吸入的空气中不含CO2
B .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
C . C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 . 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 . 大于15 mL
B . 小于15mL
C . 等于15 mL
D . 无法确定
3、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B .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
C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9g/L,以下四种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气 体 | A | B | C | D |
标准状况下密度/(g.L﹣1) | 1.997 | 1.429 | 0.771 | 0.717 |
溶 解 性 | 可溶 | 微溶 | 易溶 | 难溶 |
A . A
B . B
C . C
D . D
5、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 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 . 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C .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D . 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称量固体
D . 倾倒液体




7、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的熔化
B . 红磷燃烧
C . “干冰”升华
D . 轮胎爆炸
8、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 . 少量试剂的反应
试管
B .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胶头滴管
C . 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
D . 盛放固体药品
细口瓶



9、下列项目:①颜色;②密度;③导电性;④可燃性;⑤稳定性;⑥溶解性;⑦状态;⑧硬度;⑨光泽。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一组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④⑤
C . ①②④⑦⑧⑨
D . ①②③⑥⑦⑧⑨
10、著片等易碎食品的包装中常充入氮气用于防腐,主要是因为氮气( )
A . 没有颜色
B . 没有气味
C . 化学性质稳定
D . 不支持燃烧
11、夜间街道两旁的霓虹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霓虹灯中使用了以下哪种气体(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1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 . 就地焚烧
B . 发酵后作农家肥
C . 加工成精饲料
D . 制造沼气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药品味道
B . 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符合题意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C . 为了加快加热速度,可将烧杯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 . 停止加热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14、常温下在试管中放入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发生剧烈反应,还能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铝+碘
碘化铝”,则水的作用是( )

A . 氧化作用
B . 提供热量
C . 催化作用
D . 分解作用
1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
B . 冰水混合物
C . 食盐水
D . 碘酒
16、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 . 氮气
B . 可吸入颗粒物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17、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符合题意方法是( )
A . 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B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 . 分别加入蒸馏水
18、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 )
A . 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g
B . 为了防止液滴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
C . 用钥匙和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D . 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 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 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 的砝码,砝码要用 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扑盖.
2、氧气瓶是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氧气与体内的葡萄糖发生反应,同时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燃料燃烧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
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中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1)木炭燃烧: (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 );
(3)硫磺燃烧: ( )。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准确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 mL的量筒(10mL、50mL)和 (填一种仪器名称);量筒必须 ,视线要与量筒內 保持水平。
(2)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3)洗涤试管后判断是否洗干净的标准是 。
5、某同学对金属钠做了如下实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块,切口呈现银白色金属光泽,光泽瞬间消失变暗,这是因为钠迅速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该钠块漂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四处游动,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可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性质:
Ⅰ.物理性质:①硬度 ;②密度 ;③颜色 。
Ⅱ.化学性质:①在常温下能与 反应;②在常温下能与 反应。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热量,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1/5;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实验结论:①氧气有助燃性;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③空气中还有体积占空气体积78%的 .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以上制备氧气的装置,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 (填“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棉花的作用是 ;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 ;
(3)收集氧气的方法有 或 ,要收集到纯净的氧气应选择 收集法,排水收集法结束后应先 后 。
(4)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B 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 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5)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 ,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6)检验氧气的方法: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①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②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A、
B、C各是什么物质。
A是 ,B是 ,C是 。
写出①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