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
英国选民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年份 | 1831年 | 1833年 | 1869年 | 1886年 |
选民人数 | 439970 | 717224 | 2225692 | 4937204 |
类别 国家 | 农业(%) | 工业(%) | 第三产业(%) | |||
1960年 | 1980年 | I960年 | 1980年 | I960年 | 1980年 | |
33个低收入国家 | 50 | 56 | 18 | 35 | 32 | 9 |
63个中等收入国家 | 24 | 15 | 30 | 40 | 46 | 45 |
19个发达国家 | 6 | 4 | 40 | 34 | 54 | 62 |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材料一 1750~1900年部分国家制造业(手工业和机器工业)产量份额变化表
材料二 中国1952—1978年间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变化表(%)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其他 | |
“一五”(1953—1957) “二五”(1958—1962) “三五”(1963—1965) “四五”(1966—1970) “五五”(1971—1975) | 7.1 11.3 17.6 10.7 9.8 | 6.4 6.4 3.9 4.4 5.8 | 36.2 54.0 45.9 51.1 49.6 | 50.3 28.3 32.6 33.8 34.8 |
从产业结构上看,1965年以后,非常像发达国家中的高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平均来看,尤其从工业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之前增长率并不慢,达到了6%。因此,中国在60年代试爆了原子弹,在70年代卫星上天。从这个角度看,整个经济是非常有效率的,一个农业国在20年之内就做到了发达国家才可以做的事情。举国之力大力发展工业,虽然从现在的角度看不太符合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却唤起了强大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凝聚力,也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好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生产经验。
——以上材料均摘自唐浩《新中国工业化思想简论》
人类文明史中,有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那就不仅有观念滞后于社会之嫌,而且价值观体系的反作用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摘自《现代化的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从春秋战国到唐代,封建国家依照人口征收赋税的额度远远超过依照财产(主要是土地)征收赋税的额度。所以国家通过户籍制度来控制人丁和土地,把农民牢固地控制在土地上以实现对农民的赋役剥削。而地主阶级的发展正是要从国家的编户齐民中不断地分割人丁,以满足自己对农民的剥削。由于国家不承认租佃关系,佃农亦须承担国家赋税徭役,佃农用逃避户籍登记、违法迁徙等做法来逃避国家的赋役剥削。加之佃农的政治社会地位一直没有得到确立,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恶性发展,豪强地主拥有大量私属和奴婢,瓦解了封建统一国家存在的社会基础。北宋建立之后,统治者对户籍制度做出了重大的改革: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在户籍上明确了佃农的法律地位,以客户的独立身份登入国家户籍,取得了合法的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认可了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合法性。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材料一:孤立主义思想自美国建国以来,长期渗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19世纪末之前是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时期。孤立主义主张美国应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采取超然态度,减少对外干涉和援助,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他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采取不卷入国际事务以及集中力量于北美大陆扩张和国内建设的方针,国家迅速取得了成功。
材料二:20世纪“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表明美国开始向奉行国际主义转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至一战前后,一项主张美国放弃孤立主义传统、更多地卷入世界事务的“国际主义”政策开始提出。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也白《孤立主义与美国对亚洲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