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本初子午线是经线中最长的
B .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 . 最大的纬度是180°
D . 0°经线是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界线
2、读全球经纬网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地处太平洋
B . B点在A点的正西方
C . 图中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 A点的经纬度是(20°N,60°W)
3、读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按气候上四季的划分,2018年的立夏(5月5日)属于我国的( ) (1)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下列关于立夏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北半球向南移动
B . 北半球向北移动
C .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 南半球向南移动
(3)从立春至春分期间,广东地区( ) (3)
A . 台风频繁登录沿海地区
B . 日落时间逐渐提前
C . 昼短夜长
D . 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长
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最有可能是( ) (1)
A . 950米
B . 1060米
C . 1250米
D . 1430米
(2)图中,湖泊在山峰的方向是( ) (2)
A . 西南方
B . 东北方
C . 东南方
D . 西北方
(3)乙河的流向大致是( ) (3)
A . 自东北向西南
B . 自西北流向东南
C . 自东南流向西北
D . 自西南流向东北
5、地球一小时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旨在提醒人们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北京于3月24日晚上20:30~21:30举行关灯一小时活动,此时华盛顿当地时间是上午7:30~8: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地理纬度不同
B . 地表受热不同
C . 地球的自转运动
D . 地球的公转运动
(2)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2)
A . 上学、放学乘坐公交车
B . 电脑不用时关机断电,尽量减少使用待机模式
C . 作业本双面使用,节约纸张
D . 时时刻刻使用空调
(3)根据上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 . ①地位于热带,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在头顶上,气候炎热
B . ②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C . ③地位于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D . ④地位于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6、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下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 (1)
A . 山地
B . 丘陵
C . 平原
D . 高原
(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2)
A .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 .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 .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 .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7、读以下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下列小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5 |
8 |
9 |
12 |
15 |
22 |
26 |
21 |
16 |
14 |
12 |
7 |
降水量(mm) |
110 |
75 |
69 |
52 |
30 |
8 |
4 |
7 |
21 |
53 |
73 |
89 |
(1)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 (1)
A . 18℃
B . 16℃
C . 15℃
D . 21℃
(2)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 (2)
A .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B . 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 .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塑战速决”,呼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这表明,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巨大、值得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环境污染问题。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生活品中不属于塑料用品的是( ) (1)
A . 矿泉水瓶
B . 塑料吸管
C . 塑料袋
D . 铁筷子
(2)以下行为不符合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是( ) (2)
A . 携带可重复使用的午餐袋
B . 常购买独立包装的物品
C . 拒绝一次性塑料
D . 自带咖啡杯
9、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印度少年派出海遭遇风暴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流的经历。图中甲是漂流的起点,乙是漂流的终点。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少年派漂流穿越的大洋是( ) (1)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2)少年派在大洋上漂流的方向是( ) (2)
A . 自东南向西北
B . 自东北向西南
C . 自西南向东北
D . 自西北向东南
(3)漂流到达的大洲的人种主要是( ) (3)
A . 黄色人种
B . 白色人种
C . 黑色人种
D . 混血人种
10、 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开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当天正午时,“雪龙”号上的旗杆影子偏向哪一方向( ) (1)
A . 正西
B . 正北
C . 正南
D . 东南
(2)我国对极地地区进行考察是目的不包括( ) (2)
A . 为建设居民点做准备
B . 对环境进行监测
C . 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
D . 探索新的海上通道
(3)近几十年,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 (3)
A . 人们的填海造陆
B . 强烈地震频繁发生
C . 冰架崩裂及消融
D . 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11、民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民居各具特色。下列属于炎热干燥地区的民居的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
A . 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
B .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C .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 . 城市聚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而乡村聚落没有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合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5月31日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的“蒙内铁路”(蒙巴萨一内罗毕)正式通车。
(1)“陆上丝绸之路”经过① 、② 两个大洲,“海上丝绸之路”跨越了 、 、 三个大洋。
(2)影响“陆上丝绸之路”东部,中部和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3)说出图中②大洲的一种典型气候类型名称及特征。
(4)简要描述蒙巴萨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