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检测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金属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用铝制高压电线 B . 用钨制灯丝 C . 用纯铁制机床底座 D . 用铝粉制防锈漆
2、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 )

A . 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 . 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 . 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 . 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3、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 . 青铜 B . C . D . 生铁
4、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 . 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C . 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 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
5、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右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

 

A . 蒸馏水 B . 稀盐酸 C . 酒精水溶液 D . 硫酸钠溶液
6、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 .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C . 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D . 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
7、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是普遍采用的金属防锈措施之一.下列自行车的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 (       )

A . 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 B . 链条上油 C . 轮圈镀铬 D . 车架喷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 钢铁是钢和铁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 C .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会增加,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 处理金属废弃物的方法是填埋法
9、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B . 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 .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 . 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10、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 甲>乙>丙 B . 甲>丙>乙 C . 丙>乙>甲 D . 丙>甲>乙
11、金属M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 B . 金属M可能是铜 C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2、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 . 溶液 B . 溶液 C . 稀硫酸 D . 溶液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④⑤ D . ②③
14、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试验流程:依据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 . ①稀硫酸 ②硫酸铜 B . 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 . 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 D . 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15、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①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      直接接触;

②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③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先的另外两种溶液是      溶液和      溶液.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①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       性.

②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      接触而生锈.

③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

3、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①铁制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      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      .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
A . 铜质奖牌 B . 铜导线 C . 铜火锅
(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

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 2CuSO4+2H2O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 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3、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氯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1)【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      .

(2)【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猜想一不成立

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      出现

猜想二成立

(3)【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离子.

4、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关于滤液A所含溶质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      (填写序号).

①猜想一:只有硫酸锌                 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亚铁 

③猜想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      ④猜想四:硫酸锌.硫酸铜


(2)设计简单实验,确定“猜想二”对应的固体B的成分:      .


(3)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小.


5、根据如图所示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2)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 Fe      (填元素符号).
(3)若单质Y为氢气,请任写出一个符合图示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
(1)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

①甲同学认为,试管A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必须全面观察试管      (选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②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      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③为防止金属锈蚀,除了采用覆盖保护膜等措施以外,还可以制成合金.这是因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      的变化.

(2)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      .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7、有一生锈的铁钉7g,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共得到氢气0.2g.求铁钉中铁锈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