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同步测试题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 .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 .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 .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冰雪融化 B . 玻璃破碎 C . 树木折断 D . 用“84”消毒液消毒
3、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    )

A . 在甲骨上刻字 B . 用泥土筑城墙 C . 磨制玉石饰品 D . 铸造青铜器皿
4、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
A . 我是紫红色固体 B . 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 .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 . 我会生锈
5、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 沸点 B . 硬度 C . 还原性 D . 溶解性
6、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

A . 马踏飞燕(青铜器) B . 龙泉剑(铁器) C . 金缕衣 D . 塑料器具
7、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 面包发霉 B . 煤气燃烧 C . 榨取果汁 D . 用食醋除水垢
8、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9、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

A . 雨后彩虹 B . 彩色图画 C . 夜晚霓虹灯 D . 节日焰火
10、婴幼儿食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易患肾结石.下列描述属于三聚氰胺化学性质(    )
A . 白色粉末 B . 无味 C . 微溶于水 D . 呈弱碱性
11、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K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2、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 . 硬度 B . 价格 C . 耐腐蚀性 D . 导电性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 . B . C . D .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 .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B . 可燃冰用作燃料 C . 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 . 金刚石切割玻璃
1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 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 . 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 .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 . 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772年,法国科学家      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1869年,      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2、物质由      组成,如:氧气由      组成,金刚石由      组成,二氧化碳由

      组成,碳酸氢铵由      组成.取少量的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完全燃烧后,得到      色的残渣,此现象说明该物质中都含有      元素.

3、石油称为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原油使其气化,再分别冷却,在不同温度下可分别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石油产品,此过程称之为石油的分馏.将汽油.柴油等进一步高温加热,使其变成质量更小的气体分子——石油气,该过程叫石油的裂化.试回答:两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原因是      .

4、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厨房里的糖和食盐:      ;白酒和食醋:      ;面粉和洗衣粉:      ;铜丝和铁丝:      .

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A.电灯发亮     B.镁条燃烧    C.酒精燃烧     D.白糖受热变成炭    

E.白糖熔化        F.铜铸成铜器     G.铜器生锈        H.卫生球消失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 ,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2)苯的化学性质有:      
2、把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地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钠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钠具有的性质:
(1)物理性质:硬度      ,密度      ,熔点      ,颜色      
(2)化学性质:      .
3、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气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
4、点燃一支蜡烛,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取下白瓷板,用一根玻璃管罩在火焰上,过一会儿后,熄灭蜡烛,得到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①刚点燃时的现象;

②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

③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④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

⑤白瓷板上的现象;该黑色粉末是什么?

5、下图中两块金属片互相刻画后,在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

(1)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2)写出一个有铜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同步测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