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东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8小题)
1、切开成熟的西瓜时流出的淡红色的汁液,主要是来自于细胞的哪一结构?( )
A . 细胞核
B . 细胞膜
C . 液泡
D . 叶绿体
2、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量为X,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数量变化情况( )
A . X→X→X
B . X→2X→2X
C . X→2X→X
D . 2X→2X→X
3、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要通过如图哪一种组织向上运输?( )
A .
B .
C .
D .




4、某地大量捕杀麻雀,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 环境污染
B . 消费者减少
C . 食物链被破坏
D . 缺水干旱
5、松林防治松毛虫时,可采用招引灰喜鹊成群前来的方法。这是利用了灰喜鹊与松毛虫之间存在的什么关系?( )
A . 竞争
B . 捕食
C . 合作
D . 寄生
6、“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 具有生长和繁殖
7、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 .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 .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8、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 . 器官
B . 组织
C . 细胞
D . 系统
9、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 所有变量都相同
B . 所有的变量都不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10、如图甲和乙是两类不同细胞的模式图,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的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B . 甲能够形成肌肉组织,乙能够形成营养组织
C . 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的生物体是由乙构成的
D . 由甲构成的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11、下列盖盖玻片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 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 . 输导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机械组织
D . 保护组织
13、如图所示,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右上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移向( )
A . 左上方
B . 左下方
C . 右上方
D . 右下方
14、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 )
A .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 . 杀死细胞
C . 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D . 杀灭细菌
15、生长发育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一粒杨树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是由( )
A . 细胞的生长
B . 细胞的分化
C . 细胞的分裂
D .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6、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体内的结构层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植物体
D .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17、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C . 载玻片上的字母“d”,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p”
D .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18、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在某些海域中生活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度达到60毫米,这两种现象分别是动物对什么环境的适应?( )
A . 炎热和寒冷
B . 大风和寒冷
C . 干旱和炎热
D . 干旱和寒冷
19、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蚕豆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
A . 细胞壁、液泡、线粒体
B .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 . 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D . 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2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草→兔→狐
B . 泥→小虾→大鱼
C . 草←兔←狐
D . 田鼠→猫头鹰
21、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 一半置于暗处,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试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22、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池塘生态系统
23、植物体内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组织是( )
A . 营养组织
B . 输导组织
C . 保护组织
D . 分生组织
24、在调查校园内生物的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A . 事先设计好调查表
B . 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它忽略
C . 不要伤害校园内生物
D . 注意个人安全,小组同学集体活动
25、“垂涎三尺”与人体唾液腺有关,你认为唾液腺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组织构成?( )
A . 上皮组织
B . 肌肉组织
C . 神经组织
D . 结缔组织
26、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作用是在病人细胞中的( )完成的。
A . 细胞核
B . 线粒体
C . 染色体
D . 叶绿体
2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大兴安岭林区
B . 黄河中的鲤鱼
C . 昆明湖中的生物
D . 草原上的羊
2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太阳系
B . 生物圈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1小题)
1、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下面以“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为例回顾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本实验的变量是 。
(2)某组制定计划如下:在实验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纸板下和玻璃板下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并记录结果。本实验中,两种环境只有一种条件是不同的,湿度、温度等其它条件都是 的,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本实验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被称为 。
(3)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的原因是 ;实际操作中,不少同学因纸板不透明不好直接数纸板下的鼠妇数目,你认为较好的统计方法是
。
(4)某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明亮 |
5 |
6 |
6 |
7 |
4 |
3 |
4 |
8 |
6 |
5 |
阴暗 |
5 |
4 |
4 |
3 |
6 |
7 |
6 |
2 |
4 |
5 |
根据该组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结合实验假设,你认为该组同学在得出结论后进行的操作是 。
A.确定本组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他组同学表达交流;
B.否定本组结论,依据假设和已有的知识改变结论;
C.检验实验过程是否有误,重复实验几次后再得出结论。
(5)某班级共有6个小组进行了实验,老师统计各组的第10次数据如下表:
1 |
2 |
3 |
4 |
5 |
6 |
平均值 |
|
明亮 |
5 |
1 |
0 |
2 |
1 |
0 |
1.5 |
阴暗 |
5 |
9 |
10 |
8 |
9 |
10 |
8.5 |
分析全班平均值得出的结论是 ;第1组的实验数据有较大差距,对此现象,你认为 。
三、综合题 (共2小题)
1、图一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图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一条:
(2)图一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人属于 者。
(3)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中可以看出生物与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合理放牧时,草原上各种生物的数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超载放牧,过度开采,却会使草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5)图二中当乙的数量突然急剧减少时,受到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
2、如图是成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于 ;
(4)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看不清楚和染色最深的结构分别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