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
A . 蝙蝠
B . 海豚
C . 长颈鹿
D . 乌龟
2、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应选用的反光镜和光圈是( )
A . 平面镜小光圈
B . 平面镜大光圈
C . 凹面镜小光圈
D . 凹面镜大光圈
3、叶片的结构包括( )
A . 表皮、叶肉、叶脉
B . 表皮、叶肉、气孔
C . 气孔、叶脉、表皮
D . 叶肉、气孔、叶脉
4、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块农田
B . 一片小麦
C . 一群大雁
D . 一堆蘑菇
5、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以下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 .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 . 少用一次性筷子
D . 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
A . 营养物质
B .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C . 阳光、空气和水
D . ABC都是
7、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 )
A . 太阳光
B . 无机盐
C . 水
D . 二氧化碳
8、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
B . 无机盐和水
C . 有机物和氧气
D . 二氧化碳和氧气
9、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 c和d
B . a和d
C . c和f
D . a和e
10、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蚯蚓改良土壤
B .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C . 人类治理河流污染
D . 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11、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2、甲同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一根头发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同学发现目镜脏了,于是用卫生纸将其擦干净;丁同学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节细准焦螺旋;戊同学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物镜期望能看到细胞。上述学生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
B . 乙、丁
C . 乙、丁、戊
D . 乙、戊
13、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
B . 鹿遇敌害快速奔跑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沙漠中生活的植物根系非常发达
1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 )
A . 人在离开路灯行走时,影子越来越长
B . 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大
C . 工人筑路时,路面越来越宽
D . 春暖花开时,杨树的树干越长越粗
15、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 . 蚯蚓改良土壤
B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 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 . 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16、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原因是绿色植物( )
A . 是绿色的
B . 制造有机物
C . 吸入氧气
D . 产生二氧化碳
17、使用显微镜时,若用的物镜是40X,要使观察物像放大600倍,则目镜选( )。
A . 20X
B . 10X
C . 25X
D . 15X
18、当我们在对一个未知问题进行探究时,通常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
①得出结论 ②制定并实施计划 ③作出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表达交流
A . ④②③①⑤
B . ①⑤③②④
C . ④③②①⑤
D . ①②③④⑤
19、以下影响羊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 )
①温度 ②空气 ③草 ④其他羊 ⑤狼
A . ①②③⑤
B . 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20、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
A . 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
B . 长颈鹿、兔、计算机病毒、海马
C . 熊猫、小鸡、小草、青蛙
D .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
21、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黑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黑点都没有发生移位,因此可以断定黑点最可能是在( )
A . 反光镜上
B . 目镜上
C . 物镜上
D . 装片上
22、下列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城市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海洋生态系统
23、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下列生物的形态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 枯叶蝶的叶状翅
B . 猪笼草的捕虫囊
C . 仙人掌的刺状叶
D . 老虎身上的斑纹
24、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作实验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好氧细菌集中的部位是( )
A . 光照下细胞的每一部分
B . 黑暗中细胞的每一部分
C . 光照下的叶绿体周围
D . 黑暗中的叶绿体周围
2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B . 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26、在显微镜底下观察,若要看清被观察物的左方,请问载玻片应往哪个方向移动? ( )
A . 左方
B . 右方
C . 上方
D . 下方
27、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项目 组别 | 水质 | 水量 | 水温 | 蛙卵数 | 孵出的蝌蚪数 |
A组 | 河水 | 500毫升 | 22℃ | 30个 | 28只 |
B组 | 蒸馏水 | 500毫升 | 10℃ | 30个 | 9只 |
A .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 . 水量过多
C . 水温太高
D . 水中没有水草
29、菠萝是南方水果。在泰州很难生长。影响菠萝生长和结果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温度
B . 水
C . 阳光
D . 空气
30、显微镜在进行观察时,大幅度下降镜筒时眼镜应该看着( )
A . 目镜镜头
B . 反光镜
C . 准焦螺旋
D . 物镜镜头
二、新添加的题型(共3小题)
1、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实验变量为 。
(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该小组同学给金鱼提供了常温、较高水温和较低水温三种环境。实验过程中,应使环境中除 以外,其他条件都 (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该实验中测量与记数的准确与否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我们在操作过程中经常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 。
(4)该实验所用器材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温度计。
(5)实验后,应该把金鱼 。
2、有一次小红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她把这一发 现告诉了同学,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吧!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阳光会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针对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
(2)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阳光处培养,把乙放在 处培养。
(3)甲和乙是一组 实验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甲组是 组。
(4)这个探究活动说明环境能够 生物。
3、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 ,其目的是将天竺葵叶片中的 全部转运和消耗掉。
(2)图(c)中,把叶片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 加热,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 。
(3)图(d)所示,向用 漂洗后的叶片滴加 ,稍候片刻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的颜色 ,遮光的部分的颜色 。
(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除了说明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了 这种有机物外,还说明了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1、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A . 正确
B . 错误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A . 正确
B . 错误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A . 正确
B . 错误
4、老虎在追羚羊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A . 正确
B . 错误
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一个倒像,所以观察写“上”字的玻片,看到的是“下”。
A . 正确
B . 错误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空气这种非生物因素。
A . 正确
B . 错误
7、叶制造的有机养料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运送到根、茎、叶等器官中去。
A . 正确
B . 错误
8、“合理密植”是有效利用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了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
A . 正确
B . 错误
9、生物离不开环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A . 正确
B . 错误
10、在对生物的观察和研究中,常用的玻片标本有:装片、切片和临时性玻片标本三种。()
A . 正确
B . 错误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
(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 。
(2)图中A是 者,B是 者。
(3)C是 者,主要包括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