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2、一般来说,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

A . B . C . D .
3、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B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C . 所有变量都不同 D . 所有变量都相同
4、“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 . 吸收二氧化碳 B . 吸收水和无机盐 C . 生产有机物 D . 释放二氧化碳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 .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 . 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 .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6、“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 . 合作 B . 捕食 C . 竞争 D . 共生
7、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 B . 二氧化碳和氧气 C . 水和有机物 D . 氧气和无机盐
8、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原因是绿色植物(    )
A . 是绿色的 B . 制造有机物 C . 吸入氧气 D . 产生二氧化碳
9、“雨露滋润禾苗壮”和“种瓜得瓜”分别说明生物具有(   )
A . 生长和遗传现象 B . 生长和变异现象 C . 呼吸和繁殖现象 D . 营养和变异现象
10、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花开花落 B . 潮涨潮落 C . 孔雀开屏 D . 北雁南飞
1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 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B .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生活环境 C . 生物都能运动 D . 生物都能生长发育
12、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可能是(   )
A . 5× 、10× B . 10×、40× C . 5×、40× D . 10×、10×
13、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 B . 图二中,由甲换到乙需要转动转换器和细准焦螺旋 C . 图二中,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视野也较暗 D .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14、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线暗时用平面镜 B . 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 . 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 .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15、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资料的形式包括(   )
A . 文字、图片 B . 数据 C . 音像资料 D . 以上都是
16、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茂密灌木丛的湿度比裸地大,这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
18、养金鱼时,常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
A . 增加养料 B . 提供能量 C . 增加二氧化碳 D . 增加水中氧气
19、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莲藕的茎是中空的 C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20、极地狐与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光照 D . 空气
2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太湖中的鱼和虾 B . 黄山上的松树 C . 东海中的生物 D . 公园里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
22、下列各组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 . 海葵和水稻 B . 蘑菇和水草 C . 海带和紫菜 D . 玉米和蚯蚓
23、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的视野,分析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 . 使用了低倍物镜 B .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 . 反光镜角度不对 D . 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24、下列各项中,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 虎吃野猪 B . 野猪吃蛇 C . 蛇吃蝗虫 D . 蝗虫吃草
25、影响生长在农田里的青蛙的环境因素是(   )
A . 农田里的植物和昆虫、蛇等除青蛙以外的动物 B .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 . 上述A和B的总和 D . 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农田里其他的青蛙
26、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空气  ⑤蝗虫

A . ①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⑤ D . ①②③④⑤
27、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8、如图装置先暗处理,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光照数小时后,摘下甲、乙叶片,去除叶绿素并漂洗,再滴加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B . 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 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白色 D . 该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酒精必须隔水加热
29、“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 “落红” 转化为 “春泥” 的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的是(    )
A . 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 . 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C . 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D . 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30、进行科学探究时,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处理的方法是(   )
A . 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 B . 依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C . 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D . 提出新的假设,重新做实验

二、新添加的题型(共1小题)

1、下图所示的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把上述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2)步骤③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      运走耗尽。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未遮光,目的是设置      
(4)步骤⑤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填大烧杯或小烧杯)。
(5)用      染色后,      部分变成蓝色,目的是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1、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A . 正确 B . 错误
3、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和稗草等。
A . 正确 B . 错误
4、为了便于看清楚物像,应紧闭右眼,同时用左眼对准目镜观察。
A . 正确 B . 错误
5、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调查时只需如实详尽地做好记录即可。
A . 正确 B . 错误
6、进行测量时,若因时间等因素限制,可以只测量1次,也能获得可靠的数据。
A . 正确 B . 错误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A . 正确 B . 错误
8、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A . 正确 B . 错误
9、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中,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A . 正确 B . 错误
10、合理密植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A . 正确 B . 错误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完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的式子。

图片_x0020_100003

(1)①                        
(2)光合作用包含两种变化:一种是      转变,另一种是      转变。
2、如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叫做      ,图中编号为      ;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叫做      ,图中编号为      ;细菌真菌叫做      ,图中编号为      
(2)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      部分。
3、如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06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___。 (1)
A . 选遮光器上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 . 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C . 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圆形的光屏
(2)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            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象不够清晰,调节      使物象更清晰。
(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0×),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
(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都未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      上。
(6)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