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五校素质教育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15×2=30分)(共15小题)

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35cm B . 12.34cm C . 12.50cm D . 12.36cm
2、一个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8696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 . 1米 B . 1分米 C . 1厘米 D . 1毫米
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4、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 . cm B . km C . m D . mm
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28.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8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48km,则(   )
A . 小张速度最大 B . 小王速度最大 C . 小李速度最大 D . 人速度一样大
6、下列单位换算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 4.5m=4.5×100=450cm B . 4.5m=4.5m×100cm=450cm C . 4.5m==0.0045km D . 4.5m=4.5×100cm=450cm
7、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受影响 D . 无法判断
8、“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 地球 B . 月球 C . 太阳 D . “天宫一号”
9、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 .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C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D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0、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11、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
A . B . C . 空气 D .
12、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 .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3、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在众多新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
A . 防止噪声产生 B . 阻断噪声的传播 C .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 . 无法判断
1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 .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 .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15、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 7.5m/s B . 8m/s C . 6.25m/s D . 3.75m/s

二、填空题(20×1=20分)(共7小题)

1、“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2、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       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

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一排排战车整齐匀速地驶过天安门前。车上指挥员以旁边战车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他是      的。
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m/s,乙车的速度是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5、音乐会,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      在振动发声.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是声音的      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      减弱噪声。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秒表的读数是        s。

7、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在某时刻速度表如题图所示,此刻它的速度是        ,若保持这个速度行驶10km 的路程需要        min.

三、计算题(1题3分,2题4分,3题5分,共12分)(共3小题)

1、某人在A处大喊一声,此声音经过10S传到B处,求AB之间的长度?(15℃)
2、用超声仪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s收到回波,由此可测出海水的深度是多少米?(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m/s)
3、一列火车长200m,穿过一个长1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通过2.4km的大桥,通过大桥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探究题(19×2=38分)(共4小题)

1、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加速下滑;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原因是      
(3)若图中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利用音叉、乒乓球、小锤以及听诊器等做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帮她完成相关内容: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      有关;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2)用大小相等的力敲击音叉,同时听者逐步远离音叉,逐步感受音叉声音的响度变化,直到听不到音叉的声音为止.实验中用大小相等的力敲击音叉的目的是      .这说明听到的响度与      有关,离音叉越远的人听到音叉声音的响度应该越      
3、观察如图所示的情景,在喇叭纸盆上放些小纸屑(图甲),“土电话”(图乙).

(1)喇叭放音时,纸盆上纸屑“翩翩起舞”,说明        。
(2)用细棉线连接“土电话”并张紧细棉线,能实现10米间通话,这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同学捏住细棉线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图所示,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个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敲击直管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三根直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管.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      (填“能”或“不能”),请说明你的理由: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五校素质教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