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说法错误的是(    ) (1)
A . 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许多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 . 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C .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D . 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跨经度60多个经度,这就造成了(    ) (2)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2、京新高速公路(G7),全长2700多公里,穿越多种自然风光,有“最美高速公路”之称。下图为京新高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5

(1)京新高速公路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是(    ) (1)
A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 甘肃省 C . 内蒙古自治区 D . 西藏自治区
(2)京新高速公穿过距离最长的省份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2)
A . 维吾尔族 B . 蒙古族 C . 藏族 D . 壮族
(3)2019年10月,贝贝从北京出发沿京新高速一路向西去往乌鲁木齐,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3)
A . 人口越来越稀疏 B . 北京农民在播种小麦,乌鲁木齐农民在稻田插秧 C . 北京河湖结冰,乌鲁木齐积雪融化 D . 北京中学生早晨上学时间比乌鲁木齐晚
3、总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2005--2014 年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14

(1)图中信息反映了(    ) (1)
A . 总抚养比呈持续下降 B . 2010 年前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人 口老龄化的影响 C .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D . 2010 年后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
(2)我国于 2015 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预期 2025 年比 2014 年(    ) (2)
A . 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 B . 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下降 C . 老年抚养比明显下降 D . 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增多
4、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下图中表示地理事物关系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458971167

A . ①柴达木盆地 B . ②东北平原 C . ③黄土高原 D . ④内蒙古高原
5、下图为沿38°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对①②对应的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①为山西省 B . ①地主要种植小麦 C . ②为江苏省 D . ②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2)关于上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①为华北平原、②为黄土高原 B . 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华北平原 C . ①②都位于第二阶梯 D . 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
6、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下图为长江流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9

(1)与其他河段相比,长江上游水能更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原因是(    ) (1)
A . 落差大,流速慢 B . 落差大,流速快 C . 流速慢,含沙量大 D . 年平均流量最大
(2)三峡工程的作用是(   ) (2)
A . 调控长江中游洪水水量,减少了洪涝灾害 B . 蓄存上游洪水,减少中游地区的灌溉面积 C . 增加上游河段流速,降低长江的通航能力 D . 调控了长江下游支流注入长江干流的水量
(3)阴影地区森林破坏造成的影响是(    ) (3)
A . 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 B . 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C . 长江中游的含沙量增大 D . 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4)近三年来,从雪山脚下到东海之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已成为所有长江儿女的共识。以下做法符合这种理念的是(    )。

①建立长江沿线生态环境评测机制       

②加强工农业水污染治理

③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全年禁止打渔     

④重点开发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⑤建立沿江湿地生态保护区

⑥上游修建大坝,大力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4)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⑥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④⑤⑥
7、    2019年8月10日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读“我国四种气象灾害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10

(1)图例中表示台风入侵路径的是(    ) (1)
A . B . C . D .
(2)图中A区域(    ) (2)
A . 洪涝灾害为主 B . 不会出现洪涝灾害 C . 会发生沙尘暴 D . 台风和寒潮都不会光顾
(3)寒潮(    ) (3)
A . 会带来较高纬度的寒冷空气 B . 会带来较低纬度的温暖空气 C . 常发生在夏季,带来暴雨天气 D . 多发于冬季,不影响农业生产
(4)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4)
A . 地形复杂多样 B . 特殊的海陆位置 C . 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早晚 D . 冬季风势力太强
8、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下图为江苏省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11

(1)江苏省(    ) (1)
A . 简称苏,行政中心为南京 B . 长江流经,后注入黄海 C . 北邻安徽省 D . 东临渤海和黄海
(2)据图,江苏省茶树主要分布在(   ) (2)
A . 北部地区 B . 洪泽湖周边地区 C . 长江以南地区 D . 东部沿海地区
(3)据图,茶树是一种适宜生长在(    ) (3)
A . 气温15℃以上,喜温怕寒的作物 B . 温带地区的作物 C . 降水量900mm以上,喜干怕湿的作物 D . 低洼湿地地区的作物
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期间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及多个国内省、自治区参展。据此完成下题。“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从我做起。下图为2018年我国各省市三类能源占全国同类能源发电量的比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12

(1)图示能源(    ) (1)
A . 属于化石能源 B . 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 . 属于清洁能源 D . 开发利用不受天气限制
(2)核能发电

①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    )

②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    

③对开发技术要求低

④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缓解能源短缺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3)2018年10月,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青海省德令哈光热电站正式投入运行。青海省建设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科学技术水平高

③未利用土地广阔

④当地能源需求大

(3)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4)
A . 少用洗涤剂,防止水污染 B . 超市购物,自备环保袋 C . 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 D . 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木筷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结合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区域;“海上丝绸之路”则是曾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通道。

材料二:中国政区略图。

图片_x0020_100013

(1)中国疆域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位于      洲的东部,      洋西岸,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主要位于东半球、      半球。图中数码⑤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数码⑦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2)图中数码①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该省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数码②省区的简称为      ,该省区盆地西部的      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物产丰饶,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3)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      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受       (“夏季风”或“冬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      季。
(4)“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展现了我国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优势。请简述这种地理位置优势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两条即可)
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读图1,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均位于我国      区(填季风或非季风)。
(2)读图2,四个城市降水多集中在      季。
(3)图2中,A,B,C,D四幅图,表示北京降水和气温特征的是      ,判断依据      
(4)除夕之夜,哈尔滨举行“冰灯游园会”,而广州则迎来“迎春花市”;盛夏之夜,两地均举办“清凉盛夏”主题活动。根据图2的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      ,夏季      
(5)夏季青藏高原比较凉爽的原因是:      
(6)酒泉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我国航天发射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航天发射的条件:地形方面:      ;气候方面:      ;人口方面:      
3、某地理小组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一派温带稀树草原景观。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读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6

(1)(整体感知)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主要由      补给,曲折东流,注入      海。阅读下列对黄河不同河段特点的描述,对应其河段。这里的黄河河床高出两侧地面7-8米,在两岸大堤防护下形似“悬河”:      河段;这里的黄河滋养了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河段;
(2)(观察发现)上图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      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      。 
(3)(实验探究)观察下左图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      ;乙地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多。观察比较:上图中水样B与下左图       (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图片_x0020_100017   图片_x0020_100018 图片_x0020_100019

(4)(联系实例)观察中图,兰州段年径流量较大,含沙量      ;黄河含沙量增长最快的河段是      ;过桃花峪以后,含沙量呈现      趋势。
(5)(提出对策)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观察右图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提出合理措施:      
(6)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某同学绘制了一张简图,下图设置了4个空格,请你完成。即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填在方框中。(按箭头顺序填写字母即可)①                        

图片_x0020_100020

A.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量增加       B.农作物产量下降

C.开垦荒地,砍伐树木,破坏植被       D.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4、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的土地利用类型①                        
(2)区域①和②大致以      一线为分界线.
(3)据图,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_____) (4)
A . 种植业 B . 林业 C . 水产养殖业 D . 畜牧业
(5)据图,我国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      ,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加强耕地保护有哪些措施?      (至少写一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滨州市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