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的变化是( )
A . 溶质的质量变小 B . 溶剂的质量变小 C . 溶液的质量变小 D . 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小
2、下列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海水晒盐 B . 膜法淡化海水 C . 海水制镁 D . 潮汐能发电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方法符合“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 . KOH、Mg(OH)2、MgCl2 B . HNO3、Ba(OH)2、NH4NO3 C . NaHCO3、NaOH、Na2SO4 D . H2CO3、CaCO3、Ca(HCO32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符合题意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 Al+2HCl=AlCl2+H2 B . KNO3+NaCl=KCl+NaNO3 C . CO2+NaOH=Na2CO3+H2O D . CaCO3+2HCl═CaCl2+H2O+CO2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镁条放入稀盐酸中      有气泡冒出,液体温度升高 B . 小木条蘸有少量浓硫酸    小木条变成黑色 C .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浅绿色沉淀 D . 烧碱固体放入水中       迅速溶解,温度升高
7、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 柠檬pH=2.1 B . 苹果pH=3.0 C . 菠萝pH=5.1 D . 柿子pH=8.5
8、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A .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 . 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 .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 .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9、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B . 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 . 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 . 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a点所示溶液成酸性 B .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 C . b点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 . 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Cl和NaOH
11、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Mg2+、Na+、Cl、OH B . H+、K+、NO3、SO42 C . Na+、NH4+、NO3、OH D . Ag+、Ba2+、NO3、Cl
12、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鉴别海水与淡水

取样品,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C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煅烧

D

检验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取样品,充分溶解,向样品中滴加酚酞试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3、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碱溶液的pH>7,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 . 碳酸盐加盐酸能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C .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D . 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14、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向生锈的铁钉是上不断滴加稀盐酸 C . 向盐酸中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 . NaOH、CuCl2、MgSO4、KCl B . NaCl、BaCl2、CuSO4、KNO3 C . Ba(NO32、NaCl、Na2SO4、HCl D . HCl、Na2CO3、KCl、NaCl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现有①熟石灰②小苏打③食盐④纯碱⑤生石灰几种物质,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成分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2)常用厨房调味品的是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常用作焙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5)常做洗涤剂的盐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家庭中使用松花蛋时,为消除皮蛋中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厨房中的      调味品使味道更加。
(2)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在医学中可用碳酸氢钠中和胃酸过多症,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时表示),同时,医生建议患有胃溃疡的患者不宜过多服用。
(3)锅炉水垢会降低燃料利用率,某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Mg(OH)2等,用“酸洗”法可除去水垢

①“酸洗”时,一般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②写出稀盐酸与CaCO3反应化学方程式      

(4)为除去SO2气体污染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浆喷雾处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HCl与Ca(OH)2溶液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下知识网络图,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图片_x0020_82724094

(1)为验证二者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小红同学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溶液中,溶液变为      色,滴入Ca(OH)2溶液中,溶液变为      色。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为      
(3)写出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写出图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D物质所属的类别是      
(6)写出反应④化学方程式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取很多物质。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1)
A . 过滤法   B . 沉淀法   C . 多级闪急蒸馏法 D . 分解法
(2)海水蒸发结晶可制得粗盐。晒制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MgSO4、泥沙等杂质。下面是由粗盐获取较纯净精盐的一种方法:

①为除去MgCl2、CaCl2、MgSO4可溶性杂质,操作I中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合理的是      

a.NaOH、BaCl2、Na2CO3;       

B.Ba(NO32、Na2CO3、NaOH

C.Na2CO3、BaCl2、NaOH        

D.BaCl2、NaOH、Na2CO3

②操作I过量加入各物质的目的是      

③操作Ⅱ加入适量的盐酸,作用是      

④假设除杂过程中氯化钠没有损失,则理论上除杂后获得食盐的质量      除杂前食盐的质量(填“>”“<”或“=”)

(3)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试回答问题:

①在步骤Ⅱ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请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提取氯化镁经历ⅳ、ⅴ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写出步骤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实验1中,两只试管产生的现象不同,原因是不同的酸溶液中含有的      不同,性质存在差异;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2中,两只试管中发生的实验现象均为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3中,向两个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倒入液体,迅速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瓶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      

②小明同学认为乙塑料瓶变瘪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③小红同学通过验证生成物证明乙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帮她填写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2、兴趣小组为探究某些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盛有不同药品的A、B、C、D四支试管中。请回答:

图片_x0020_1310662376

(1)甲同学观察到A、B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钠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他认为A试管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于是补充如下方案,从“NaOH消失”的角度证明该反应的发生。

图一

图二

①图一方案中,加入的X可以是      溶液(填一种即可),发生的现象为      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通过图二分析,该化学反应前后,溶液在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③甲、乙两位同学通过交流,认为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这也是判断溶液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丙同学观察到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硝酸钡发生反应,你认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丁同学观察到D试管中有气泡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于是该同学对反应后的D试管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K2SO4      结论二:K2SO4、K2CO3    结论三:      

②丁同学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三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D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三正确

方法二

取D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      溶液

      

大家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错误,理由是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组成展开探究。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你据图分析:

(1)反应后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通过已知数据,能求出的量有      (写字母序号)

a.反应后滤液的总质量

b.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

c.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d.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计算食用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