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鉴别海水与淡水 | 取样品,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
C | 除去CaO中的CaCO3 | 高温煅烧 |
D | 检验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 取样品,充分溶解,向样品中滴加酚酞试液 |




二、填空题(共1小题)
三、简答题(共1小题)
①“酸洗”时,一般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
②写出稀盐酸与CaCO3反应化学方程式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五、流程题(共1小题)
①为除去MgCl2、CaCl2、MgSO4可溶性杂质,操作I中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合理的是 ;
a.NaOH、BaCl2、Na2CO3;
B.Ba(NO3)2、Na2CO3、NaOH
C.Na2CO3、BaCl2、NaOH
D.BaCl2、NaOH、Na2CO3
②操作I过量加入各物质的目的是 ;
③操作Ⅱ加入适量的盐酸,作用是 。
④假设除杂过程中氯化钠没有损失,则理论上除杂后获得食盐的质量 除杂前食盐的质量(填“>”“<”或“=”)
①在步骤Ⅱ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请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提取氯化镁经历ⅳ、ⅴ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写出步骤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六、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①甲瓶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
②小明同学认为乙塑料瓶变瘪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③小红同学通过验证生成物证明乙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帮她填写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
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他认为A试管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于是补充如下方案,从“NaOH消失”的角度证明该反应的发生。
图一
图二
①图一方案中,加入的X可以是 溶液(填一种即可),发生的现象为 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通过图二分析,该化学反应前后,溶液在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③甲、乙两位同学通过交流,认为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这也是判断溶液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①于是该同学对反应后的D试管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K2SO4 结论二:K2SO4、K2CO3 结论三:
②丁同学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三正确: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法一 |
取D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结论三正确 |
方法二 |
取D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 溶液 |
|
大家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错误,理由是 。
七、计算题(共1小题)
请你据图分析:
a.反应后滤液的总质量
b.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
c.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d.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