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治理 B . 在农村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C .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 .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的耀眼白光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 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C5H11AsO2由五种元素组成 B . C5H11AsO2中有一个氧分子 C . 一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 . C5H11AsO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5:11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①天然气做燃料;②氢气球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抢救病人;④铝丝用作保险丝;⑤氮气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④⑤
5、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 .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 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硬度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 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 . 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9、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错误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6255108 B . 图片_x0020_1501527794 C . 图片_x0020_779488229 D . 图片_x0020_1050554927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 . 液氧  澄清石灰水 B . 稀盐酸  过氧化氢溶液 C . 洁净的空气  冰水共存物 D . 矿泉水  医用消精
11、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c代表氧气 B . t2时刻,O2开始产生 C . 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 . KMnO4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联合国将2019年列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锶、镁元素在元素周期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70145225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镁离子符号为      
(2)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或“失”)电子,锶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测,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      (选填“强”或“弱”)。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1所示是以空气为主要原料合成碳酸氢铵(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步骤①中得到的“其它气体”中主要成分是      
(2)现代工业常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此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化学”)变化;
(3)如图2可以表示步骤②的反应过程:

图片_x0020_658031692

①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      (填字母);

②根据上图信息判断,氨气的化学式可能为      

③写出步骤②所表示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步骤③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简题

图片_x0020_85416009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收集装置为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若用D收集,则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比较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请指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有(写一条即可)      
2、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

图片_x0020_2000506171

(1)Ⅰ.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      ;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种)。
(2)Ⅱ.实验A测得结果不够准确,实验小组进行反思。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选定白磷在如图B所示装置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燃烧的温度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目的是      。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mL时停止下流。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图片_x0020_467545860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30

30

15

30

30

30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6

x

6

6

6

6

水槽中水的温度

20

90

70

70

20

20

锥形瓶中的物质

0.5g NaCl

0.5g FeCl3

60分内产生氧气(mL)

0.0

41.0

4.5

12.1

2.0

650.0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      mL。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      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      (填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      
(5)(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            (答两点)。

(6)你认为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猜想假设)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
(1)这种氦钠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58.5 g NaCl中所含钠元素质量与      克这种氦钠化合物中所含钠元素质量相等(请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