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石蜡融化 B . 葡萄酿酒 C . 菜刀生锈 D . 大米长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可以分,原子不能再分 B .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 . 不同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 “冲天香阵透长安”,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 . 蒸馏水不含任何化学元素,可以长期饮用 C . 氧气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害 D . 饼干暴露在空气中变软与空气里含有水蒸气有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1

A . ①②都是单质 B . ①③都是纯净物 C . ③④都是氧化物 D . ②③④都是混合物
5、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又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茶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C6H6O6),宝石的成分很复杂,有些含有Al2O3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个维生素C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 B . Al2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C . 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比Al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高 D . Al2O3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7:16
6、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424480145

A . 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 B .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 . 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要对准二氧化锰处加热才能产生氧气 D . 本实验可以得出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的结论
7、图I是教材某一探究实验,图Ⅱ为改进实验,有如下说法:

图Ⅰ(改进前)

图Ⅱ(改进后)

①图Ⅱ实验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②图I和图Ⅱ实验都能探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③图Ⅱ比图I实验更环保

④图Ⅱ实验气球的作用是收集氨气

⑤加热后氨分子的质量变大

⑥图Ⅱ装置D中烧杯里的热水换成冰水也能达到②中所述实验目的

下列组合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③⑥ D . ②④⑥
8、表中记录了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部分质量。有以下几种说法:

物质

图片_x0020_891133109

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1424042046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反应前/g

3.4

m

0

1.8

反应后/g

1.7

n

3

4.5

①物质甲中一定含氮、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②物质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③物质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3

④反应中,丙与丁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2:3

⑤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6:9

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正确的说法组合是()

A . ②④ B . ②⑥ C . ①⑥ D . ②③⑤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用恰当的化学用话填空
(1)二氧化硫      
(2)写出氯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氯元素化合价      
(3)如图表示镁在某物质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片_x0020_10564709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元素X和Y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A、B、C、D分别是X、Y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A、D都为单质;B和C都为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元素

X

Y

 糖类信息

该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图片_x0020_681843211

 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该元素形成的一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图片_x0020_495832470

图片_x0020_170985100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Y元素的该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化学符号是      
(2)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可以通过A→B的转化实验验证水的组成

②D→B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③区分A与D可用燃着的木条

④C比B多一个Y元素的原子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1,某同学探究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提示: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过程中伴随热量放出,气体从溶液出来会带出水蒸气。

图1

图2

(1)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用于细铁丝燃烧实验,验满是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导管      (填“e”或“f处)
(2)若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则导管口连接的顺序为      ,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若读数时俯视量筒读数,则测量结果偏大

②若未冷却就读数,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③要先用产生氧气排除管内空气,再连接装置

(3)某同学用如下装置探究石蜡的组成,用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从左端通入,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石蜡燃烧,证明石蜡含有碳元素的证据是      ,实验结束并冷却后发现玻璃管口处有水珠出现,不能足以证明石蜡含有氢元素的理由是      ,图2中空试管的作用是      
2、实验室用如图方法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图片_x0020_359178588  

(1)A,B,C三个实验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元素的化合价:③物质的总质量;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个数;⑥原子的质量;

(2)C实验中测量正确,但发现实验后的总质量小于实验前的总质量原因是      
3、图1和图2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

图片_x0020_1424798174  

(1)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如图2,集气瓶容积为200mL,量筒的量程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试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已知白磷在强光照射下易燃,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

I.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 关闭止水夹a、b;

Ⅱ.强光照射引燃白磷

Ⅲ.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b,最终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

Ⅳ.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步骤I中鼓入空气的体积可以小于200mL的任意体积

②若步骤I中只关闭止水夹a,不关闭止水夹b可能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③与图1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有:误差减少和污染减少

正确选用测量数据或字母表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为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计算:将16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4g,
(1)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2)上述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大致如图,正确的是      (填序号)

图片_x0020_310376710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