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6小题)
1、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 )
A . 秦岭
B . 太行山
C . 阴山
D . 大兴安岭
2、台风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的灾害是( )
A . 寒冷干燥
B . 大风降温
C . 狂风和特大暴雨
D . 霜冻暴雨
3、关于我国地形特征及其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地形类型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
B . 受地势影响,我国多数大河自东向西流
C .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D . 山区面积广大,利于发展林业、旅游业等
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B . 我国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D .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
5、下列各组国家中既位于东南亚地区又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 . 印度、巴基斯坦
B . 越南、缅甸
C . 泰国、新加坡
D . 阿富汗、孟加拉国
6、下列地形区,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聚宝盆 ②紫色盆地
③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④黄淮海平原
A . ①——四川盆地
B . ②——柴达木盆地
C . ③——内蒙古高原
D . ④——华北平原
7、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洋流因素
D . 纬度因素
8、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 . 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B . 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C . 大力发展旅游业
D . 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9、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
A . 西南、东南、东北
B . 东南、西南、西北
C . 西南、西北、东北
D . 西北、东北、东南
10、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复杂多样
B . 南北跨纬度大
C .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D . 冬季风活动强烈
11、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应选择地形开阔平坦、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的地点.你认为下列地点中最适合的是( )
A . 四川盆地
B . 内蒙古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云贵高原
1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四省区,自西向东的简称分别是( )
A . 滇、桂、闽、台
B . 云、桂、粤、台
C . 台、闽、桂、滇
D . 台、粤、桂、云
13、随着中国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将给城镇带来( )
①就业困难 ②交通拥挤 ③社会劳动力不足 ④人口老龄化突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4、黑河一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关于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线以西人口密度较小
B . 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大
C . 该线以东人口密度较小
D . 东部沿海、沿河地区人口密度小
15、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下列四幅图,与我国地势变化最接近的是( )
A .
B .
C .
D .




16、读中国疆域示意图,下列对中国地形和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①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有“聚宝盆”的美誉
B . 图中②山脉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 . 图中③山脉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
D . 图中④地形区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17、关于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B . 黄土高原地表平坦开阔,起伏和缓
C . 内蒙古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D . 云贵高原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强烈
18、“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的我国气候特征是( )
A . 夏季普遍高温
B . 冬季南北温差小
C . 南北干湿差异显著
D . 冬季南北温差大
19、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20、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 (1)
A . ①—甘
B . ②—一琼
C . ③一滇
D . ④一贵
(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 ) (3)
A . 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 . 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C . 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 . 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1、小妙的爸爸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在我国不同地区拍了许多景观照片。小妙帮爸爸整理照片时,有一张照片贴错了标签,你能帮她找出来吗( )
A . 沙漠边的绿洲上棉田广布---华北平原
B .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随风泛起金色的波浪---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内蒙古草原
D . 山坡上一片片碧绿的茶园长出了嫩嫩的新叶---东南丘陵
22、关于下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①地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B . ②地区西部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美称
C . ③地地表崎,石灰岩广布
D . ④地区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23、读图回答下列小小题
(1)图中属于季风区的是( )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②区域与其他区域分开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海拔高
B . 气温低
C . 降水少
D . 植被丰富
(3)关于A~B线,说法错误的是( ) (3)
A . 为秦岭~准河线
B . 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 . 是冬季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D . 该线以北为亚热带
24、下列地形区在同一级阶梯上的是( )
A .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B . 东南丘陵 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喜马拉雅山脉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D . 云贵高原 天山山脉 华北平原
25、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②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③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26、寒假期间,琳达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她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琳达一家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
A . 从上海到新疆
B . 从香港到成都
C . 从拉萨到北京
D . 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全对得2分,少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共10小题)
1、以下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中,符合深圳的是( )
A . 湿润地区
B . 半湿润地区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的行政区划中,与北京市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A . 深圳市
B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 呼和浩特市
D . 澳门特别行政区
3、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
B .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C . 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D .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们大致与我国的( )吻合。
A . 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 一月0℃等温线
C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 )
A . 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B . 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C . b是秦岭,其南侧是湿润地区
D . 梅雨是甲、乙两省共同面临的气象灾害。
6、下列A,B,C,D四列山脉,正确的是( )
A . A是横断山脉
B . B是太行山脉
C . C是昆仑山
D . D是阿尔泰山
7、关于下图中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界线是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
B . C界线东侧人口稠密,西侧人口稀疏
C . D界线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 . E界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A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 .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C .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 . 曾母暗沙
9、成语“得陇望蜀”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下图中的(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0、有关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 . 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横断山脉一线分布
C .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D . 我国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