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9小题)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研碎胆矾
B . 人的呼吸
C . 水的沸腾
D . 石蜡熔化
2、某品牌豆粉外包装注明可为人体补充钙、锌、蛋白质等,其中“钙、锌”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单质
D . 元素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倾倒液体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液态氧
B . 蒸馏水
C . 过氧化氢溶液
D . 二氧化碳
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气体可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较大
B . 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 . “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分子运动
D . 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
B . 生成的N2O和H2O质量比为1:2
C . 这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 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最终变为+4
7、下列做法中,会加剧环境污染的是( )
A . 水中适当养殖水产品
B . 露天焚烧秸秆作为肥料
C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 水力或风能发电替代火力发电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层数均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电子层数相同
B . 镁和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C . 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 . 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则同种元素可能组成不同种单质
9、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列表示变化过程中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5小题)
1、二氧化硫、铁、氯化钠是我们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的化学式是 ;
(2)铁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其中阳离子用符号表示为 。
2、回答下列与化学实验相关的问题。
(1)用量筒量取12.0mL液体,若量取时仰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 (填“>”“<”或“=”)12.0mL;
(2)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是 (答一种);
(3)下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示意图,该操作中能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
3、根据下列图示,回答与铝有关的问题。
(1)图A为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铝原子的质子数为 ;
(2)图B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为 ;
(3)图C为地壳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铝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蜡烛(石蜡)和酒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燃物。
(1)蜡烛燃烧时,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2)石蜡和酒精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定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点燃酒精灯,检验酒精燃烧生成水的方法是 。
5、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除去水中可溶性有色有味的杂质的物质是 ;
(2)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 ;
(3)如下图,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 (共4小题)
1、如图分别是木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旺,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
(2)实验二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3)比较、归纳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下面对上述化学实验的归纳中,正确的是_____。 (3)
A . 点燃的木炭和细铁丝都要从瓶口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B . 两个实验都有黑色固体生成
C . 两个实验都发生氧化反应,都放热
2、下列各图是教材中相关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比较空气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加入 ;
(2)图二,该过滤操作不足是少一种玻璃仪器: ;
(3)图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小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若用装置E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 。
4、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的重要定律。它不仅反映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也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依据。请根据下面两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2)实验二中,从理论上判断,反应前镁的质量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3)从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凡是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都应该在 (选填“敞口”或“密闭”)容器内进行。
四、流程题 (共1小题)
1、尿素是重要的氮肥。生产尿素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转化①常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发生的是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请写出转化②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计算:120k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 kg。
五、计算题 (共1小题)
1、实验室加热36.6g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33.4g。计算:
(1)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2)还有多少克高锰酸钾未分解? (要求规范书写计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