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课时测评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字词模块(共4小题)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àn sǎn)      机       (shū zhù)

2、读拼音,写词语。

kū qì

qī xī

xiān xì

wū yā

zhū hóu

piān zhānɡ

      

      

      

      

      

      

3、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终日不成。( ) (1)
A . 文章。 B . 章法。 C . 句子。 D . 花纹。
(2)泣涕如雨。( ) (2)
A . 零头。 B . 同“淋”。 C . 落下。 D . 没有。
(3)今夜月明人望。( ) (3)
A . 都。 B . 极。 C . 完。 D . 最。
(4)纤纤擢手。( ) (4)
A . 向来。 B . 颜色单纯,不艳丽。 C . 白皙。 D . 与“荤”相对。
4、看图完成练习。

读完《十五夜望月》,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我不由得联想起含“月”字的成语:                        

二、句子模块(共1小题)

1、品析句子。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诗使我想起      的故事,类似的诗句还有“      ”。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描写了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            ,表达了      

三、读写模块(共3小题)

1、课内阅读。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      ,第三、四句写            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2、课外阅读(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

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路上行人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④牧童指杏花村。      

(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      ,天气是      ,作用是      
(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3、课外阅读(二)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①鹊桥仙:词牌名。②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③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④银汉:银河。⑤迢迢:遥远的样子。⑥暗度:悄悄渡过。⑦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⑧忍顾:怎忍回视。⑨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银汉迢迢度。( )

A.愚昧,糊涂。   B.悄悄地。   C.不亮,没有光。

②便却、人间无数。( )

A.能承受。   B.战胜,打败。   C.超过。

③忍鹊桥归路?( )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④两情是久长时。( )

A.如,像。   B.此,如此。   C.如果,假如。

(2)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

①飞星/传恨。

②银汉/迢迢暗度。

③忍/顾鹊桥/归路。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3)这首词借      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      
(4)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课时测评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