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共24小题)

1、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取出一杯4℃的澄清石灰水(熟石灰的饱和溶液),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4℃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 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关于大气层的气温变化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操作Ⅰ一定是降温 B . 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C .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5、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

A . 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 . 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 . 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 . 三个杯子一样大
6、下列实验操作或读数不正确的是(   )
A . 塑料块A的体积为10厘米3 B .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1牛 C . 蒸发食盐水 D . 熄灭酒精灯
7、2016年夏天,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 . 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 . 我们可以利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 .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8、举世瞩目的亚运会将会在杭州举行,部分项目场地将会在富阳。下列关于富阳区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 . 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气候 C .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 . 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9、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 . 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 . 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水电解器的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 .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0、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G,把它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1/3G,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
A . 0.33×103千克/米3 B . 0.67×103千克/米3   C . 1.5×103千克/米3 D . 2×103千克/米3
11、利用废旧牙膏皮可以做很多小实验。小华同学把空的牙膏皮剪去尾部做成一个筒状,放入盛有水的脸盆中发现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再将此牙膏皮卷成小团状后放入水中,牙膏皮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牙膏皮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B . 牙膏皮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C . 牙膏皮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D . 牙膏皮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12、下表是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A . 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6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 C . 80℃时,氯化钾固体溶解度是51.1g D . 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
13、有两只烧杯分别盛有水和盐水,但没有贴上标签。下面有四组器材,其中不能用来鉴别的是(     )
A . 铅笔和橡皮泥 B . 细线和小石块 C . 量筒和天平砝码 D . 压强计和刻度尺
1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 . 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5、某小组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B . 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 C . 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 .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
16、大气对你的一个大拇指甲的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的数值是(     )
A . 10 N B . 100 N C . 1000 N D . 10000 N
17、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不可能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B . 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和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相等 C . 将t2℃时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析出的晶体比b多 D . t2℃15% a溶液降温到t1℃质量分数不变
18、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   脉输注抗菌药物;如图是医院为病人输液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9、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 . 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 . 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 D . 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20、为了更好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老师对覆杯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甲所示),如果抽气接近真空,你看到的现象将是(   )

A . B . C . D .
21、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 . 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kPa C . 从图像上看,第二次抽气速度比第一次抽气速度快 D . 图象③是A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2、如图所示,试管a内装有水,浸入装有水的烧杯b内,用酒精灯加热,设环境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那么能使试管a内水沸腾的正确做法是(     )

A . 延长加热时间 B . 换用火焰更旺的酒精喷灯 C . 用塞子将试管a的口塞紧 D . 用环形塞子将试管与烧杯间的部分塞紧
23、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 . 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 C . 挂上衣服后,皮碗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要比不挂衣服时大 D . 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24、下列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   )
A .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 .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 .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 . 济南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共7小题)

1、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牛奶,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④肥皂水,⑤泥水,⑥色拉油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填序号)
2、下列数据是从干湿表上测得并稍做处理列表得到的。请仔细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

相 对 湿 度

干球温度计和湿球

温度计温差/℃

1

88

88

89

90

91

91

92

92

92

93

93

2

76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6

3

65

67

69

71

72

74

75

76

77

78

79

4

54

57

60

62

64

66

68

69

70

71

72

5

43

48

50

54

56

58

60

62

64

65

66

干球温度计读数/℃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1)干球温度计上的读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比较”)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
(2)当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20℃和15℃时,环境湿度为      
(3)若测得某时的空气湿度为69%,那么当干球温度计为14℃时,湿球湿度计的温度为      
3、为了测量硬塑料制成的锅形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先用一圆柱形容器盛满水,该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壁厚度不计).将锅形物体开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体漂浮(如图所示),溢出了300cm3的水.然后慢慢翻转使物体浸没沉底,液面下降了1cm.则锅形物体的质量为      ,体积为      .(g=10N/kg)

4、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      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      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 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 , 则m1      m2。(后两空选“<”、“=” 或“>”)

5、                       
(1)著名的      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标准大气压=      毫米水银柱=      帕斯卡。
(2)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观察它的高度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理由是      

6、甲地在      气压控制下,会有      天气。丙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      ,丙地此时的天气应为      

7、下图是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1)计算需要氯化钠      g。称量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      
(2)配置氯化钠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3)配制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               (3)
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 氯化钠晶体不纯 D .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共4小题)

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的知识后,利用食盐、水、新鲜冬瓜和自制土密度计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展开探究.他们将冬瓜除去瓜瓤后制成“冬瓜碗”,并在“冬瓜碗”中加入240g密度为1.2g/cm3的食盐水.并在溶液中放置自制土密度计(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后土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分析研究冬瓜得失水分的状况.若土密度计在溶液中浸没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完成实验的探究和分析.

(1)实验过程中,土密度计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土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冬瓜在盐水中失水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
(2)根据图象数据土密度计浸没深度从6厘米变到6.4厘米的过程中,盐水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提高该实验中土密度计的精确程度,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2、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测量前,小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 是      .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      Pa.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不可能是      .(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Pa.
(4)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4.2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      km.
3、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水、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和圆柱体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他们分别记录了不同情况下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表所示),表中h表示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

h/m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12

0.16

F/N

10.0

9.5

9.0

8.5


7.5

7.0

6.5

6.0

6.0

6.0

(1)当h=0.04m时,表格中空格处应填      
(2)当h=0.05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      N;此圆柱体的密度为      
4、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为了研究这一间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①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档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

②改变迎角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

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

(1)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如何操作可以模拟飞机不同的飞行速度?      
(3)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1 , 而以8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2(θ1、θ2均小于15°)。请比较θ1、θ2的大小关系:      

四、分析计算题(共18分)(共3小题)

1、有一个足够高的底面积为300平方厘米圆柱形容器,在其水平底水平放置一个立方体(如图)。立方体的边长为10厘米 ,密度为0.7×103kg/m3, (g取10N/kg)求 :

(1)向容器内注水,在水位到达5cm时立方体受到水的浮力和立方体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2)至少加多少立方厘米水才能使立方体离开容器底部?
2、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右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这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      克。
(2)他将这50毫升浓硫酸与200克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3)若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630g溶质质量分数28%的稀硫酸,则需要再加多少毫升的水?
3、如图所示是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内部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2 , 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问:

(1)此高压锅的原理      
(2)此时内部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3)该高压锅在大气压强为0.8×105Pa的地区使用时要保证水的沸点与上题一样,则应换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g取10N/k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