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3小题)

1、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

A . 奴隶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分封制
2、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 . 西周、春秋 B . 春秋、战国 C . 西周、东周 D . 东周、战国
3、“通大川,决壅(yōng)塞,……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历史人物是(    )
A . 黄帝 B . C . D .
4、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
A . 打制石器 B . 骨耜 C . 钻孔石斧 D . 铁犁铧
5、二〇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 . 道家思想 B . 法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儒家思想
6、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7、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
A . “女娲造人”的传说 B . 小说《三国演义》 C . 电影《荆轲刺秦王》 D . 考古发现的元谋人门齿化石
8、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 )
A . B . C . D .
9、初一年级某同学学习一个朝代的历史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桀失其国,无人复国。据此判断该朝代可能为(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10、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B .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周朝开始 D . 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等
11、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
A . 贵族特权被废除 B . 新的社会制度建立 C . 分封制遭到破坏 D . 奴隶社会的结束
12、学习历史不能张冠李戴。下列史实有误的一项是( )
A . 商汤灭夏 B . 盘庚迁殷 C . 武王伐纣 D . 周厉王迁都洛邑
13、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吴越争霸的是( )
A . 退避三舍 B . 纸上谈兵 C . 卧薪尝胆 D . 三顾茅庐
1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意思:干公田偷懒,干私田积极性提高)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
A . 分封制的推行 B . 百家争鸣的活跃 C .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 . 连年战乱的影响
15、下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 . 刀耕火种 B . 铁犁牛耕 C . 耕织结合 D . 农商皆本
16、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
A . 商鞅变法 B . 完璧归赵 C . 葵丘会盟 D . 长平之战
17、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他教育平等思想的是( )
A . 有教无类 B . 创办私学 C . 不耻下问 D . 因材施教
18、下列能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19、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 . 西周 B . 春秋 C . 战国 D . 秦汉
20、“三家分晋”成为战国时期的开端。“三家”是指( )

①齐  ②韩  ③燕  ④魏  ⑤赵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B .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 . 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D .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2、社团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我国古代大思想家,他们的台词对应正确的有( )

①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②韩非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⑤墨子:兼爱,非攻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23、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 . “诸侯争霸”的出现 B . “铁犁牛耕”的使用 C . “甲骨文”的使用 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判断题 (共1小题)

1、先判断正误,对的在内打“正确”,错误的在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朝,与之相关的史实是牧野之战。 (2)
A . 正确 B . 错误
(3)“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晋文公。
(4)战国七雄中,管辖地区主要在我国今山东省一带的国家是秦国。
(5)在治理国家方面,法家代表人物庄子的主张是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三、综合题 (共2小题)

1、古代社会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材料一  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材料二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材料三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耜铁之重加七,三耜铁一人之籍也。”

——《管子海王》

(1)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名称及其培植者。

图片_x0020_100019

农作物名称:图一      、图二      

培植的远古居民:图一      、图二      

(2)材料二中的“神农”是谁?依据材料二写出他对农业做出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礼运》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意思:西周初年分封71个诸侯国,来治理国家)

——《荀子》

(1)材料一实际上介绍了我国古代两种制度的更替。结合所学知识,填写A、B两处制度的名称。

图片_x0020_100020

A      ;B      

(2)与材料二中“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什么?其短期和长期影响分别如何?
(3)战国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理,秦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变化有何认识?

四、简答题 (共1小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请你参与博雅社团的探究活动。
(1)社团老师设计了知识结构图,请你帮助她完成。

图片_x0020_100021

A      B      C      D      

(2)《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意思:商鞅在秦国做了十年的宰相,秦国的宗室贵族外戚都对商鞅埋怨颇多),请用史实说明“宗室贵戚多怨望”的原因。
(3)学习历史需要了解时间和空间位置。请写出战国七雄图中①②③④所指诸侯国名称。

图片_x0020_100022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潜山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