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市溪口中学、尚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承担过民国首都职能的城市包括(    )

①北京②延安③南京④重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某次音乐会的节目单如下:《告别》《突破封锁线》《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该次音乐会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 建党伟业 B . 长征精神 C . 抗日烽火 D . 解放岁月
3、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个标志性事件,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
A . 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 德国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 .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4、“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这一形象说法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
A . 作战武器先进 B . 交通工具改进 C . 人民群众支持 D . 战略战术正确
5、年代尺除了能反映时序以外,还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主题,如下图所示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    )

A . 国民大革命 B . 国共十年对峙 C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
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时局的发展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 . 国共再次实现合作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 . 抗日救亡运动达到高潮 D .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7、下图是小明在上海参观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若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

A .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 .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D . 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8、《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一时期(    )

①军阀割据混战

②人民生活困苦

③社会秩序混乱

④人民思想落后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9、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 . ①④③②⑤ B . ⑤④②①③ C . ④①⑤②③ D . ⑤④③⑦①
10、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哪些事件与这一过程有直接关系(    )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1、毛泽东回忆到:“当年斯大林总是教育我们‘革命的红旗必须守住,最好固定在一个地方一万年不变。’结果到头来吃了闷头一棍,不但原来的红旗没守住,还被敌人赶着跑,十分被动,若不是及时纠正,我们恐怕都要去见马克思了……”这里的“及时纠正”指的是(    )

①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④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③④
12、下列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③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④都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3、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党节    ②建军节    ③青年节    ④国庆节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③②④
14、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
A . 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 .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 .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D . 中国的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15、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国家设立公祭日,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意义在于(    )

①以史为鉴,维护和平与正义

②揭露暴行,尊重历史与事实

③铭记仇恨,扫除民族复兴障碍

④不忘屈辱,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共5小题)

1、伟大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的中国梦】

材料一: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自1918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毛泽东的中国梦】

材料二: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材料三:“中国面临光明还是黑暗的两个命运和前途的重大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竭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

——中共七大《两个中国之命运》

材料四: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70年前的10月1日下午三时,在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人民以无限的喜悦,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和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及图片反映的史实,简述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为“光明前途”所作出的努力。
(4)此段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乐队奏起的国歌创作于我国哪一历史时期?
2、每个时代都有青年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出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材料二: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大批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那时,上海的产业工人近二十万人,加上交通运输工人、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共达五十万人。五日上午,日本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的工人首先罢工,其他工人相继响应罢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并结合材料二分析运动主力的变化标志着什么?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材料三的青年们是如何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奉献青春和热血。
(3)联系材料一到资料四,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将如何努力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3、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弱小到强大】

材料一: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二: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从在野到执政】

材料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从挫折失败到成就辉煌】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都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材料一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通过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
(3)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始于哪一事件?
(4)为避免以后建设的失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4、20世纪频发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于我们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某校九年级一班以“20世纪的战争”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战争。下表是该组同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20世纪主要战争比较表

名称

抗日战争

二战

时间

1931—1945年

1939—1945年

全面爆发的标志

卢沟桥事变

不列颠之战

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或事件

平型关大捷

马恩河战役

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反法西斯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中国胜利

反法西斯同盟胜利

表中比较的内容有两项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2)【第二小组】运用图片资料研究战争。下列是他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图片表明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

(3)【第三小组】以史为鉴,关注时政。他们收集整理了新华社近期有关日本对二战态度的材料。

材料一:2014年4月22日,约150名日本议员22日参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2014年8月15日,安倍内阁两名阁僚参拜了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首相安倍晋三当天通过代理人以自民党总裁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祭祀费。……受到中国、韩国和其他邻国强烈反对。

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由民主党近年在努力寻求修改教科书审定标准中关于记述历史事件时顾及亚洲邻国的“近邻诸国条款”……如果修改这一标准,日本的“侵略”、“压迫”和“出兵”会分别改为“进入”、“镇压”和“派遣”。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出当前日本社会怎样的政治动向?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中国政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将用哪些史实驳斥这种言论?你会对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向日方提出怎样的建议?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挑战。

——《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12月5日)

材料二:……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推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是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问题的和平解决,……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是中国之福。……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指什么问题?这一事件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怎样的新方针?这一新方针的实施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奉化市溪口中学、尚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