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4小题)

1、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 . 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 . 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 . 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 .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2、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 . 幕府制度 B . 大化改新 C . 明治维新 D . 工业革命
3、马镫的传入使欧洲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层,这个阶层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它是(    )
A . 农民阶层 B . 骑士阶层 C . 武士阶层 D . 士族阶层
4、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中国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应用 C . 各诸侯要富国强兵 D . 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5、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A . 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 . 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 . 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 . 黄河流域——甲骨文
6、某同学在听课笔记中有这样的记录,“秦孝公用商鞅进行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使秦国实力大大增强。”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是(    )
A . 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 B . 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C . 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 D . 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
7、视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知识界热烈反响。其中平“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与之相符合的中国古代思想是(    )
A . 自然无为 B . 法与时移 C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8、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
A . 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B . 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 . 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 . 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9、公元前490—前322年,雅典大约一半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你认为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是(    )
A . 公民大会 B . 陶片放逐法 C . 陪审法庭 D . 五百人议事会
10、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    )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②①④
1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A . 奴隶制度 B . 宗法制 C . 等级制度 D . 资本主义制度
12、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A . 巴黎 B . 伦敦 C . 威尼斯 D . 佛罗伦萨
13、某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这一年是(    )
A . 610年 B . 622年 C . 630年 D . 843年
14、数学运算中使用的“0,1,2,3……”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 . 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 . 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C . 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D . 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共3小题)

1、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国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是民主制度上一次伟大的变革。

材料三: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此次变法有何举措,并请写出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
(2)材料二中的这个“她”是指谁?你怎么看待这一民主制度?
(3)材料三反应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此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4)材料三这场改革对你有何启示?
2、法治是历史发展的永恒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巴比伦王国拥有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认为,应当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

(1)材料一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这些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韩非子属于哪一思想流派?它受到哪国统治者的青睐?
3、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归纳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及其相关信息,据此完成相关问题。

事件

相关信息

通过对外战争,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大帝国,虽然帝国昙花一现,但影响深远,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了西方。

为了夺取商路和土地,他们发动大规模对外战争,到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进行了长期的对外扩张,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最终由于人民起义走向分裂和灭亡

为了治理洪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

(1)通过对①信息的判读,可知该帝国的名称是      
(2)通过对②信息的判读,可知“他们”是      ,在这一过程中,      (宗教)也随之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      
(3)通过对③信息的判读,可知该帝国的名称是      ,该帝国与      (宗教)产生有关,该宗教创立时间是      
(4)他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