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共10小题)

1、下列变化中,变化本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钢铁生锈 C . 食物腐败 D . 汽油燃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 B .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C . 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 . 空气污染物只有有害气体
3、与植树造林没有关系的是(   )
A . 吸收温室气体 B . 防止水土流失 C . 防风固沙 D . 节约用水
4、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量筒读数 B . 倾倒液体 C .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检验氢气纯度时,氢气纯度较高时,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D . 加热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可观察到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6、下列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 . 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加压使气体分子变小 C . 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常温下,不存在能与碳单质发生反应的物质 B . 只要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这种物质就叫作催化剂 C . 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该物质对人类没有任何益处 D .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8、下列装置,能够实现测量从左端导管通入气体体积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9、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以下分类不合理的是(   )
A . 构成物质的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 B . 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C . 根据物质组成的特点可分为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 D . 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实验方案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B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氯化钾(氯酸钾)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后加热至充分反应

D

氧化碳(二氧化碳)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共3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原子      
(2)3个亚铁离子      
(3)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4)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2、 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回答下列问题。
(1) 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 I,它和 I同属于碘元素。 I原子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3、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B与C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      
(2)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3)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共4小题)

1、如图是石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表示的是      
(2)这个变化属于      (选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2、我国水质必须在各种指标达标后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1)为达到c指标,将静置后的河水采取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2)为了实现a、b指标,可以用      (填物质名称)的吸附作用而达到。
(3)日常生活中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3、氰(qíng)化钠化学式为NaCN,为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有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反应生成微量有毒的氰化氢气体。
(1)由以上资料可知氰化钠的物理性质是      
(2)常用“海波”来处理氰化钠,反应的原理是:

NaCN+       =NaSCN+Na2SO3(产生弱毒性的SCN-)

4、认识水,了解水的组成。

(1)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检验试管a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2)该实验可验证水的组成是      
(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共2小题)

1、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填序号)。
(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通入图乙装置中。

①F中的现象是      

②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H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 , 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任何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试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五、计算题(共6分)(共1小题)

1、  

(1)大蒜素化学式为C6H10S3 , 大蒜素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为      
(2)在136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测得共生成3.2g氧装气。计算: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