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高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人工光合“仿生酶—光偶联”系统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总反应为6CO2+6H2O C6H12O6+6O2 B . 转化过程中仅有酶是催化剂 C . 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光能 D . 每产生1 molC6H12O6转移H+数目为12NA
2、下列量气装置用于测量CO2体积,误差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3、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1g超重水(T2O)含中子数为5NA B . 25℃,pH=13的1L Ba(OH)2溶液中OH的数目为0.2NA C . 1mol金刚石中C—C键的数目为2NA D . 常温下,pH=6的MgCl2溶液中H+的数目为10-6NA
4、我国科学家构建了一种有机框架物M,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molM可与足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1.5molCO2 B . 苯环上的一氯化物有3种 C .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 . 1molM可与1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5、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与水反应,其生成的气体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分子以W为骨架 B . X的氧化物常用于焊接钢轨 C . Z的硫化物常用于点豆腐 D . Y的氧化物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6、我国科学家以MoS2为催化剂,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实现常温电催化合成氨,其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模拟计算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Li2SO4溶液利于MoS2对N2的活化 B . 两种电解质溶液环境下从N2→NH3的焓变不同 C . MoS2(Li2SO4溶液)将反应决速步(*N2*N2H)的能量降低 D . N2的活化是N≡N键的断裂与N—H键形成的过程
7、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智能双模式海水电池,满足水下航行器对高功率和长续航的需求。负极为Zn,正极放电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Fe[Fe(CN)6]作催化剂 B . 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的嵌入与脱嵌同时进行 C . 电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NaFe[Fe(CN)6]+e-+Na+=Na2Fe[Fe(CN)6] D . 若在无溶解氧的海水中,该电池仍能实现长续航的需求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Fe(OH)3广泛应用于医药制剂、颜料制造等领域,其制备步骤及装置如下: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6.7gFeSO4·7H2O和40.0mL蒸馏水。边搅拌边缓慢加入3.0mL浓H2SO4 , 再加入2.0gNaClO3固体。水浴加热至80℃,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1)NaClO3氧化FeSO4·7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为      (填标号)。

a.提供酸性环境,增强NaClO3氧化性   

b.脱去FeSO4·7H2O的结晶水

c.抑制Fe3+水解                      

d.作为氧化剂

(3)检验Fe2+已经完全被氧化需使用的试剂是      
(4)研究相同时间内温度与NaClO3用量对Fe2+氧化效果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如下表

编号

T/℃

FeSO4·7H2O/g

NaClO3/g

氧化效果/%

i

70

25

1.6

a

ii

70

25

m

b

iii

80

n

2.0

c

iv

80

25

1.6

87.8

①m=      ;n=      

②若c>87.8>a,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5)加入NaOH溶液制备Fe(OH)3的过程中,若降低水浴温度,Fe(OH)3的产率下降,其原因是      
(6)判断Fe(OH)3沉淀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为      
(7)设计实验证明制得的产品含FeOOH(假设不含其他杂质)。      

三、工业流程(共1小题)

1、一种以磷酸工业副产物磷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 , 杂质含H3PO4 , SiO2 , Al2O3等)制取高纯硫酸钙的流程如图所示。

(1)磷石膏废弃会造成的环境问题为      
(2)“碱溶”中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含硅与含铝组分分布系数与pH关系如下图:

①“调pH”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      

②Ksp[Al(OH)3]=      

③Al(OH)3(aq)+H2O [Al(OH)4](aq)+H+(aq),则Ka[Al(OH)3]=      

(4)“电解”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法,装置如下图。

①“某极电解液”为      (填“X”、“Y”或“Z”)极。

②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5)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制备,反应如下: (g) (g)+H2(g)  △H=+17.6kJ/mol
(1)在刚性容器中要提高乙苯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2)实际生产中往刚性容器中同时通入乙苯和水蒸气,测得容器总压和乙苯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①平衡时,p(H2O)=      kPa,平衡常数Kp=      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②反应速率V=V-V=kP乙苯-kp苯乙烯p氢气 , k、k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计算a处的       

(3)O2气氛下乙苯催化脱氢同可时存在以下两种途径:

①a=      

②途径I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为氧化剂                

b.状态1到状态2形成了O-H键

c.中间产物只有( )

d.该催化剂可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③pCO2与乙苯平衡转化率关系如图分析,pCO2为15kPa时乙苯平衡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2、UO2与铀氮化物是重要的核燃料,已知:3(NH4)4[UO2(CO3)3] 3UO2+10NH3↑+9CO2↑+N2↑+9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2)反应所得气态化合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填化学式)。
(3)某种铀氮化物的晶体结构是NaCl型。NaCl的Bom-Haber循环如图所示。已知: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电子成为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Cl-Cl键的键能为119.6kJ/mol      

b.Na的第一电离能为603.4kJ/mol

c.NaCl的晶格能为785.6kJ/mol      

d.Cl的第一电子亲和能为348.3kJ/mol

(4)依据VSEPR理论推测CO32-的空间构型为      。分子中的大丌键可用符号丌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丌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丌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丌键可表示为丌 ),则CO32-中的大丌键应表示为      
(5)UO2可用于制备UF4:2UO2+5NH4HF2 2UF4·2NH4F+3NH3↑+4H2O,其中HF2的结构表示为[F—H…F]- , 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有       (填标号)。

a.氢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金属键     e.非极性键

(6)铀氮化物的某两种晶胞如图所示:

①晶胞a中铀元素的化合价为      ,与U距离相等且最近的U有      个。

②已知晶胞b的密度为dg/cm3 , U原子的半径为r1cm,N原子的半径为为r2c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列出计算式)。

3、由A和C为原料合成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物H的路线如下:

已知:

①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 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2:2:1。

②NaBH4能选择性还原醛、酮,而不还原—NO2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D的结构简式为      
(2)H的分子式为      ,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3)B→D、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4)F→G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6:3:1:1)。
(6)设计由B和 为原料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药物 的合成路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高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