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共30分,)(共15小题)

1、目前浙江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输送

③增加水汽蒸发   ④增加地表径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
A . 西南地区 B . 西北内陆地区 C . 东北地区 D . 东南沿海地区
3、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 . “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 B . 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的缘故 C . 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平流层 D .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 .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C . 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D . 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5、如图为长兴2018年10月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对该日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

A . 阴转晴,气温在18℃-24℃之间 B . 晴转阴,气温大于18℃ C . 晴转多云,气温在18℃-24℃之间 D . 多云转晴,最高气温为24℃
6、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哪一种是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   )
A . B . C . D .
7、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 . 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C .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 . 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8、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 图中 表示的是氢分子 B . 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 . 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 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9、下列情境中,未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 . 注射药液 B . 拔火罐 C . 吸盘挂钩 D . 吸尘器
10、一个立方体木块,细线的一端跟木块底部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加满,如图乙所示。用F表示绳子受到的拉力,用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则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当一瓶喝剩下的汽水瓶壁上还附有许多气泡振荡一下,一些气泡就会离开瓶壁,上浮,最后露出水面消失。下列说法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
A . 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少引起的 B . 振荡前该饮料是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C . 瓶壁上气泡一定受到浮力作用,且气泡受到的浮力等于气泡受到的重力,所以没有上浮 D .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所受浮力也逐渐变大
13、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釆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 . 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 . 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 . 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14、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硝酸钾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t1

t2

硝酸钾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 .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 .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15、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漫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

  乙

A . 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 .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 .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 . 长方体的横截面积为50cm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共6小题)

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生命之源。
(1)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填名称)。
(2)请写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2、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       (选填“北”或“西”)。
(2)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与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3、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
(2)①花生油、②食盐、③味精、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3)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4、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地形对气候也有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往往比背风坡的降水量大      
(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雪山        ;
(3)降水就是指降雨,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不同等级       。
5、小明同学去仙山湖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1)
A .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 .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 .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D .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2)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6、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360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40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甜瓜的密度为      g/cm3。(g取10N/kg)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共28分)(共4小题)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我市初中学生科学实验的考查内容之一。请你仔细阅读并结合平时实验的实际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下述仪器组合有        (填字母编号)。

(1)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⑤⑥ C . ①③④⑤
(2)配制(1)中食盐溶液需要进行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①通过计算,配制上述食盐溶液需要固体氯化钠15g,水85mL

②将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把固体氯化钠直接放在左盘上称量,然后倒入烧杯中

③用量筒量取85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在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操作失误的步骤是      (填序号)。

(3)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2、粗盐是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的氯化钠。为提纯粗盐,同学们经过了①蒸发结晶;②溶解;③过滤;④计算产率等步骤。

组别

1

2

3

4

精盐产率

91%

69%

73%

75%

(1)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
(2)实验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       。
(3)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

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第1组结果偏高,其他组结果都偏低。于是各组分别讨论本组的误差,所找原因合理的是第       

第①组:量水时眼睛位置太高,造成俯视。

第②组:称量精盐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

第③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第④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3、小明在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

(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时,应进行的步骤是:      (填图中的序号)。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      改变,忽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        。
(2)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人针筒中。

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       (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共32分)(共5小题)

1、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增大。

(1)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导致木块浸入液体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
2、配制5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已知10%的稀硫酸的密度为1.07克厘米3 , 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克/厘米3)

小科和小雪都解出了正确答案:需浓硫酸29.7毫升。

(1)请你把解答的过程写出来;       。
(2)接着老师又叫同学们计算加水的体积。

小科的计算过程:V加水=V-V=500毫升-29.7毫升=470.3毫升

小雪的计算过程:m加水=m-m=500毫升×1.07克/厘米3-29.7毫升×1.84克/厘米3=480.4克V加水=m加水=480.4克/1克/厘米3=480.4毫升

你认为      同学的解答正确,另一位同学的解答错误的原因是        。

3、学习了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知识由后,小明非常感兴趣,他和同学们利用吸管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c.将吸管插入水中;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用吸管“取”水主要依靠了       的作用。

(2)如图乙所示,往水平放置的吸管中吹气,可以看到竖直放置的吸管中的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此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速越大,压强越        。
(3)如图丙所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粘上适量橡皮泥并用石蜡封口制成密度计,现使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

①三种液体的密度的比较密度最大的是      (选填序号)

②把这个简易密度计分别漂浮在水中和液体3中时,吸管在水中部分和在液体3中部分的长分别为4cm和5cm(橡皮泥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求液体3的密度ρ3=      kg/m3

4、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6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
(2)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氯化钠溶液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硝酸钾溶液。
5、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1m2 , 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该浮力秤零刻度标在小筒上何位置处?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g取10N/k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