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氧   B . 硅    C . 铝  D .
2、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 2H B . H2 C . H2O D . H2O2
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4、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子数为145    B . 核外电子数为94 C . 质子数为94     D . 核电荷数为239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滴加液体药品    B . 检查气密性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称量氯化钠
6、三氧化二铬(Cr2O3)主要用作高级绿色颜料等。Cr2O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3    B . +1    C . +2    D . +3
7、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A . B . C . D .
8、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
A . 酒和醋的酿造 B . 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C . 蜡烛安静地燃烧 D . 农家肥料腐熟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 . 氢气是清洁燃料 B . 液氮用做制冷剂 C . 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D . 氮气充于食品袋中防腐
10、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铕属于金属元素 B . 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 .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 .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g
11、下列关于NH4NO3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A . 14+1×4+14+16×3 B . 14×1×4+14+16×3 C . 14+1×4×2+16×3 D . (14+1)×4+14+16×3
1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 镁+氧气 氧化镁 B . 乙烯+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 氧化汞 汞+氧气 D . 二氧化碳+碳 一氧化碳
1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2 B . 图片_x0020_100003 C . 图片_x0020_100004 D . 图片_x0020_100005
14、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不对应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体积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 . A    B . B    C . C    D . D
15、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B . 反应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C . a时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 . a时以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请从35-A或35-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5-A计分。

35-A液体药品的取用

35-B液体药品的加热

以上操作的错误之处有①      、②      

以上操作的错误之处有①      、②      


2、空气是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
(1)医疗急救常用到氧气,其原因是      
(2)人们常将木炭用于烧烤,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其原因是      
(3)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原因是      .
3、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

图片_x0020_100015

(1)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①中所得气体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16

(2)“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净水原理如下图:

图片_x0020_100017

①抗菌活性复合滤料中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②离子交换树脂能去除原水中的钙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      

③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

C.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D.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7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你对可燃冰有多少了解呢?

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甲烷分子。

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

可燃冰的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⑴温度不能太高。⑵压力要足够大。⑶要有甲烷气源。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

为什么开采困难?

可燃冰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甲烷气体不泄露、不引发温室效应,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

可燃冰有哪些用途?

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而且储量丰富,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甲烷还是重要化工原料,可制造炭黑、乙炔、氰化氢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
A . 高温高压 B . 低温高压 C . 低温低压
(3)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4)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 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5)
A . 可燃冰不是冰 B . 在1atm和25℃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 C . 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铁丝与氧气的反应。

图片_x0020_100022

(1)图A装置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即将排完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科技节上,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88741178

(1)实验1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是      。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

图片_x0020_732312194

(2)实验2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按图Ⅱ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7

(1)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若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再夹紧弹簧夹,其测定结果与正常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图Ⅱ实验中用激光引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3)试验中若反应掉3.1g红磷,则消耗氧气的质量是      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