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图像分别与各选项中的说法相对应(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错误的是( )
A . 可能是氧化物     B . 可能是金属 C . 一定是混合物     D . 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
2、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⑥+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有( )
A . ②④⑤    B . ①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⑥
3、可以鉴别酒精和蒸馏水的化学方法()
A . 闻气味    B . 测定密度    C . 分别点燃    D . 尝味道
4、下列各选项中,是考试用纸所具有的化学性质的为()
A . 白色    B . 柔软    C . 可燃    D . 易撕碎
5、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 B .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 C . 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 D . 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
6、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 焚烧秸秆 B . 垃圾分类回收 C . 拒绝一次性筷子 D . 发展太阳能电池
7、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 司马光砸缸 B . 火烧赤壁 C . 铁杵磨成针 D . 凿壁偷光
8、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照由少到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氧硅铝铁 B . 硅氧铁铝 C . 铝铁氧硅 D . 铁铝硅氧
9、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以用烧杯代替量筒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④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的尖嘴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防止液体飞溅出来

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⑤⑥ C . ②③⑥ D . 只有①⑥
10、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1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漏气的是()
A . 用手紧捂试管外壁,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 图片_x0020_2129105834 B . 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后,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有稳定的液面差 图片_x0020_2138109839 C . 弹簧夹夹紧后,上下移动左侧玻璃管,两边液面始终向平 图片_x0020_1239351240 D . 夹紧弹簧夹用手紧捂烧瓶外壁,中间的导管内有水柱产生 图片_x0020_1170606095
12、下列自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 .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向顺风方向跑,脱离火灾区 B .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 . 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 . 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13、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 过氧化氢分子 B . 氧分子和水分子 C . 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氢原子和氧原子
14、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A . 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B . 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酒精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C . 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给试管中氧化汞粉末加热,可以观察到试管内壁上有银光闪闪的液滴出现 B .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D . 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氧化钠固体
16、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Na稳定,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③⑤⑥ C . ①④⑤⑥ D . ②③④⑥
17、下列过程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①蜡烛燃烧②食物腐烂③呼吸作用④钢铁生锈⑤火药爆炸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⑤
18、如图所示,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列哪个化学符号()

图片_x0020_1133460901

A . NH3     . B . H2O2 C . HClO D . HNO2
19、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 .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 .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 只要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20、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
A . 混合物中存在多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存在多种元素 B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它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下列物质:①氢气②氩气③二氧化碳④矿泉水⑤氯酸钾⑥水银⑦洁净的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澄清石灰水⑩冰水混合物,用序号填空:
(1)      属于混合物;
(2)      属于含氧化合物;
(3)      属于单质;
(4)      属于稀有气体。
2、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2等)

二氧化硫(SO2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88

40

44

夏季

67

33

36

秋季

90

46

54

冬季

98

69

60

(1)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
(5)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      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图片_x0020_1707054809

(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图中B的含义      
(2)从微观角度说出判断物质C属于混合物的依据      
(3)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如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598887776

①写出其中属于阴离子的离子符号      

②元素M形成的氧化物为M2O3 , 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③A和C的本质区别是      

4、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质又是变化的,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①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2)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_____。 (2)
A . 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 . 铜用于制导线 C . 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D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葡萄糖(C6H12O6)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化学还研究物质的结构,如镁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请用微粒观点解释:

①气体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②气态二氧化碳与液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资料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3)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      (选填“d”“e”或“f”),理由是      
2、现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983057934

(1)写出A、G两种仪器的名称:A:      ;G: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d。

(补充实验)在收集到的氧气中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①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见图Ⅱ),选用容积为30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Ⅰ、图Ⅱ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Ⅰ实验中实验现象为:实验开始时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2)某同学用图Ⅰ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      ;②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若上述步骤③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      (填“左”或“右”)移动,后向      (填“左”或“右”)移动,最终活塞停在      mL刻度处。

(5)对照图Ⅰ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下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8

(1)列出低钠盐中,钠和钾两种元素质量比的表达式      
(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每500g该品牌食盐中共含氯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1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