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融安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12题为单选题;13-14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4小题)
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 . “▽”形的
B . 圆形的
C . “△”形
D . 无法确定
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 .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3、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
A . 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
B . 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 . 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
4、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
B .
C .
D .




5、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A . 1点20分
B . 10点20分
C . 10点40分
D . 11点20分
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树影
C . 日食月食
D . 海市蜃楼
7、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
A . 2.41 cm
B . 2.357 cm
C . 2.35 cm
D . 2.36cm
8、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 .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 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 .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9、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
A . 猜想与假设
B . 交流与合作
C . 提出问题
D . 分析论证
10、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
A . 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大
B . 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
C .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 . 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11、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地面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
A . 一定为25°
B . 一定为65°
C . 可能为25°
D . 可能为50°
12、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建成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 . 速度太快
B . 响度太小
C . 频率太高
D . 频率太低
1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1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 . 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 .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C . 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D . 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共6小题)
1、在实验室中常用 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单位是 。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km= mm,30min= s。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光年是 的单位。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为 ,则测量值为 cm。
5、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平面镜逆时针旋转10°后,则反射角为 °。
6、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8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 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则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24、25、26题每题2分,共24分)(共6小题)
1、如图所示,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请画出图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
4、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
(1)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比 传声性能好。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停止, 停止。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松弛的线 (填“易”或“不易”)传声。
5、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 。
(2)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材质应是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4)分析丙图数据可得:反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 (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5)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若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cm,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 cm;
(4)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 (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是为了 。
四、综合计算题(10分,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纯数学计算出结果不得分)(共1小题)
1、一潜艇静止在南海某处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2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若潜艇在海面上发出超声波脉冲的同时,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1.9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1)超声波从海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
(2)此处海的深度
(3)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