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宣县马步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 . 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2、下列几种溶液中,溶剂相同的是(  )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3、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

A . 胆汁(6.8﹣7.4) B . 唾液(6.6﹣7.1) C . 血液(7.35﹣7.45) D . 胃液(0.8﹣1.5)
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出售 B . 用亚硝酸钠腌制咸菜 C . 用食醋除去电水壶中的水垢 D . 熟石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5、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 . 导电性 B . 延展性 C . 导热性 D . 抗腐蚀性
6、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 . 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 . 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8、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 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 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 D . 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鸡蛋清中蛋白质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 .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摄入量越多越好 C . 氯化铵和氯化钾都是常见的化肥,所以二者所含有的营养元素相同 D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10、从1L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取出100mL液体,则原溶液发生的变化是()
A . 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 B . 溶液中会析出晶体 C . 溶液中只有溶剂减少了 D . 溶液中溶剂和溶质都减少了
11、不属于赤铁矿冶铁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是()
A . C+O2 CO2 B . CO2+C 2CO C . Fe2O3+3CO 2Fe+3CO2 D . Fe3O4+4CO 3Fe+4CO2
12、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风写了一首歌,歌名为《化学是我,化学是你》.其中写道:“…你我你我 要温暖漂亮 化学提供 衣装婀娜;你我你我 要吃足喝好 化学提供 营养多多;你我你我 飞天探地 化学提供 力几何;即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 . 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 . 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 . 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13、某同学用pH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实验过程中pH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A . 雨水pH=6 B . 食醋pH=3 C . 肥皂水pH=10 D . 食盐水pH=7
14、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B . 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C . 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反应后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15、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只知道是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钾、磷矿粉Ca3(PO4)2。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 )
A . 熟石灰 B . C . 稀盐酸 D . 氢氧化钡溶液
16、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B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 . 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D . 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1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 . 苹果汁:2.9~3.3 B . 葡萄汁:3.5~4.5 C . 牛奶:6.3~6.6 D . 鸡蛋清:7.6~8.0
1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32662304

A . 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 B . 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 C . 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 D . 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
19、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80576631

A . 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B . 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C . 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 D . 乙实验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20、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 B . 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 .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 大力开发新能源,合理使用化石燃料

二、简答题(共1小题)

1、“生活无大事,处处有化学”,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

①夏季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液可缓解痛苦;

②胃酸过多的人,可饮用氢氧化钠溶液保健;

③家庭煤气泄漏,立即开油烟机排气。

(1)以上做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2)列举生活中的一不符合题意做法并说明理由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若6.5克锌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其质量是      ,溶剂的化学式是      ,其质量为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如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      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如图)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      
3、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一有以下两种途径:

图片_x0020_1470012489

(1)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主要原因是      
(2)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      可改良土壤酸性.
(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H2SO4)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SO2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SO2 图片_x0020_1086245831 H2S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图片_x0020_1621037828

①对于物质A而言,点P的含义为      

②t3℃时,A、B、C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为      

③若A、B、C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其溶解度曲线是      

④烧杯中有t2℃时20%的A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A物质      g。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581264556

(1)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      g。
(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图片_x0020_1238373855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      

②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北侧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不符合题意操作是      
2、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

读数/mL

量筒最终

读数/mL

所需时间

/min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1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约70

_____

100

70

约480

图片_x0020_1333165565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已知含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小数点后保留1位)。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1)[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2)[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震荡

无色酚酞溶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3)[分析与思考]

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4)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武宣县马步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