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兴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次氯酸钠(NaClO)可用来杀菌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1 B . +1 C . +3 D . +5
2、2018年1月5日,松花江畔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在人们的脚步声中拉开了帷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冰雪节吃到美味的食品,离不开化学发挥的重要作用 B . 霓虹灯内充有氧气,通电后才能发出绚丽夺目的光芒 C . 松花江水中含有难溶性和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 D . 人们游玩时.应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积极保护环境
3、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图片_x0020_1065376249 B .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图片_x0020_100003 D . 收集氧气 图片_x0020_100004
4、同学所做的有关水的下列小实验,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水的沸腾 图片_x0020_1722791499 B . 用简易净水器净水 图片_x0020_1878615926 C . 用氧气炼钢 图片_x0020_1801402576 D .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图片_x0020_1930446955
5、下列几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A . 氯化钠、铜 B . 高锰酸钾、汞 C . 空气 、液氧 D . 石灰石、酒精
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 . 将肥皂水滴到软水中,可以看到产生大量浮渣
7、下列应用及符号表达式正确且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H2O2 H2+O2        分解反应 B .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P+O2 P2O5      氧化反应 C . 冬季燃煤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SO2      化合反应 D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KCl+O2   分解反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单质的化合价为0 B . 利用活性炭吸附、过滤后的水就可以直接饮用 C . 生活中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 D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9、若要烹饪出味道鲜美的鱼,厨师通常是将鱼煎过后,再依次加入少许食醋和白酒,这是因为食醋中的乙酸与白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就法正确的是()
A . 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构成的 B . 乙酸乙酯中分子有香味 C . 乙酸乙酯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 . 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10、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

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间隔变小

A . B . B    C . C   D . D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分别加入肥皂水搅拌并观察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并观察

C

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分别加入水中,

观察是否溶解

观察颜色

D

木炭粉和铁粉

观察颜色

分别点燃

A . A   B . B    C . C    D . D
1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 XY2   B . XY C . X2Y D . X2Y3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氯化钾

氯酸钾

加入二氧化锰充分加热

B

有异味物质

加入活性炭吸附后过滤

C

H2O

H2O2

适量MnO2过滤

D

氧气

CO2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后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14、有一尿素CO(NH2)2和氧化镁MgO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则该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 24% B . 42% C . 60% D . 30%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写出下列数字2的含义。
(1)Mg2+      
(2)2CO2            .
(3)2Hg;      
2、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标准

感官指标

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

pH6.5—8.5,铜<1.0mg•L-1,铁<0.3mg•L-1

氟化物<1.Omg•L-1 , 游离氧〉0.3mg•L-1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利用明矾净水的原理      
3、下图用“ 图片_x0020_337106621 ”代表氢原子,“ 图片_x0020_124550508 ”代表氧原子,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图片_x0020_1228581101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补图依据为      
(2)此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4)反应物属于物质分类中的      ,判断的微观依据是      
(5)此变化属于      反应,判断的微观依据是      
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

①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②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③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⑤用淘米水浇花;               ⑥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请你从爱护水资源措施的角度,将上述做法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是      ,包括事例有      (填序号).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实验室现有氯酸钾、高锰酸钾、火柴、棉花、木块、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空白。

(1)利用上述药品和部分仪器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粉末,并在试管口放      ,用带有导管的胶塞塞紧管口。并把      固定在铁架台上。
(3)请将制取氧气过程中装置图补充完整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      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开始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集气瓶已经收集满氧气。
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124719977

(1)A、B为电源的正、负两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有①      ,通过现象判断B为电源的②      (填“正”或“负”)极。
(2)电解水时,需要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其目的是      ;打开Ⅰ玻璃管上的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尖嘴口的气体时出现的现象是      
(3)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为八年化学学习过的五种物质。其中B通常状态下为气体, A、C均为固体,且A为红色粉末,C为生活中常见的银白色金属,D、E均为液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这五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过一步转化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有些反应关系已略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254611665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2)写出A转化为B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B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某钙片的成分为碳酸钙CaCO3,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5g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兴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