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一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B .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C . 塑料、合金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百利而无一害” D . 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
2、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三者一致的是(  )

A . 苛性钠   Na2CO3  盐 B . 干冰  H2O  氧化物 C . 生石灰   Ca(OH)2  碱 D . 水银  Hg  单质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取用固体药品 C . 量取一定体积溶液 D .   稀释浓硫酸
4、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B . 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得到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 .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 . 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 . A B . B C . C D . D
6、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为灭掉室内大火,迅速打开门窗降温 B . 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C . 为除去铝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 D . 为防止铁锅生锈,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
7、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Cl2溶液的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 过量的Fe粉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B . 过量的Fe2O3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C . 过量的Fe粉和ZnCl2溶液混合后,过滤 D . 过量的CuCl2溶液与Fe粉混合后,过滤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 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 D . 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6分)(共4小题)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      

(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      

(3)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4)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2、

如图是干电池的截面示意图.废旧电池也是资源,将其回收利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      性.

(2)将电池填充物(MnO2、C及NH4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便可得到NH4Cl溶液.NH4Cl还可作化肥使用,属于化肥中的      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干电池中含有金属铜和锌.以下能证明Cu、Zn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际组合是      (填序号).

(3)
A . 锌、铜和稀硫酸 B . 锌和氯化铜溶液 C . 铜和硫酸锌溶液.
3、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是      

(2)妈妈为小芳准备了米饭、红烧肉、高钙牛奶,请你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补充的营养素        (填序号).

(2)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油脂 D . 维生素
(3)细心的小芳发现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      (用文字叙述).小芳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达到除去异味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

近几年,由于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致使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只释放出大量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工业上却可用CO2来制备甲醛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 , 其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      

(3)此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共2小题)

1、

如图是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中能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且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放生装置是      ;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判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2、

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

试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3)
A . 生锈的铁钉 B . 碳酸钠粉末 C . 硫酸钠粉末 D . 氢氧化铜
(4)

如图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试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

胃酸过多的病人,通常需每天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9片,能消耗胃酸中的氯化氢2.19g.某病人有胃溃疡症状,这种药物会加剧胃部疼痛.医生建议改用含氢氧化铝(其他成分不与胃酸反应)的胃舒平,药物标签如图.请计算中和相同质量的胃酸,每天需要服用胃舒平多少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