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共10小题)
①Cu ②N ③H2O2 ④K2CO3 ⑤CH4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为碱溶液,pH>7 |
B | 滴加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为酸性溶液,pH<7 |
C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出现白色浑浊 | 该气体可能是CO2 |
D | 滴加氯化钡试剂 | 有白色沉淀 |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等离子 |
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
②在2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l>NaHCO3
③在3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10℃以下.
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
③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为23:24:65
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7分)(共5小题)

我市煤电资源丰富,由于当地煤炭含硫量大,燃煤烟气大量排放对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为改善空气质量,某电厂采用高速旋转雾化器来处理燃煤烟气,并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见图.
阳台无土栽培蔬菜,已成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时尚,既可缓解工作、学习的疲劳,还可收获安全、新鲜的蔬菜,集观赏、休闲于一体.绿叶菜营养液配方主要成分有:Ca(NO3)2、K2SO4、KH2PO4、MgSO4、(NH4)2SO4 . 请阅读上述信息后回答: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7分)(共4小题)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许多干果、糕点等食品的包装袋内,都有一个装有活性铁粉脱氧保鲜剂(也称脱氧剂)的塑料小包,为什么放脱氧剂?王芳同学对家庭废弃的脱氧剂进行了探究: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结论与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取部分红褐色并已结块的脱氧剂放入试管中,倒入足量稀盐酸,随脱氧剂的溶解,观察现象. |
|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体验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利用6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KClO3 2KCl+3O2↑)制取氧气.
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氯酸钾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设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1:将实验加热后的残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过滤;
实验2:向实验1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74g.
小资料:①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②AgClO3易溶于水
甲同学分析实验过程,其中仅涉及两步化学反应:
2KClO3 2KCl+3O2↑ KCl+AgNO3═AgCl↓+KNO3
推出两反应间存在KClO3→KCl→AgCl↓物质转化关系和质量比例关系.
请你利用上述关系,通过计算帮甲同学判断KClO3是否完全分解?(要求:简单写出计算过程、说明判断依据,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