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题专项练习(四)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图形题(共2小题)

1、连线题

2、将相应的主要的能量转换形式连接起来。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某同学在学习《能量》单元时,按照课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绳子紧紧缠绕在装置的齿轮上,并用一只手快速拉拽绳子的另一头。

(1)手拉拽绳子的目的是      
(2)如果用导线将这个装置与一盏小灯泡连接,快速拉动绳子后小灯泡亮了,是      能转化为      能。此时这个装置被称为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3)如果停止拉拽,并用导线将这个装置连接上电池,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这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此时这个装置被称为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2、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又名天然气水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仅产生少量的水和二氧化碳,但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极大。例如,用汽油作燃料的小汽车,100升汽油大约能行驶1000km,若用相同体积的可燃冰作燃料则可以行驶约5000km,据科学家估测地球上可燃冰的总储量约为21000万亿立方米,若能完全开采,可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

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发现可燃冰燃烧时可以将      能转化为      能,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我还知道天然气、            也是我们现在常用的能源,它们都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我们应该多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我知道的新能源有            等。
3、电磁铁的磁力主要与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线圈中的电流等有关。(假设实验中的干电池可重复使用)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实验室是用      来表示的。
(2)当我们只把线圈A连接在电路M、N之间,吸收大头针数目是15;只把线圈B连接在电路M、N之间,吸收大头针数目是9,重复实验几次。此实验是为了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      有关的试验,结果表明:      
(3)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铁芯粗细有关的实验,应该分别选择线圈      和线圈      连接在电路中进行实验。
(4)当小林把线圈B接入M、N之间时,为了让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请你帮他提供一种可取的方法      
(5)请你写出生活中用到电磁铁的一种装置      
4、下图是小电动机结构示意图。仔细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1)换向器最主要的作用是      
(2)转子上有三组线圈,有同学认为,接通电流后,三组线圈也就全部接通同时产生了磁性。我认为这个观点      (填“正确”“错误”)。
(3)小电动机在转动过程中,外壳上的磁铁与转子上的电磁铁始终处于      (填“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状态。
(4)用小电动机带动三片塑料风叶,就相当于一台小型电风扇。这一工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5)除去电源,用手摇的方式快速转动小电动机。这时,小电动机就相当于是      了。
5、电磁铁实验。

某研究小组做了甲乙丙三个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都相同。该小组用画图的方式把实验情况进行了记录,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大头针被吸起的数量越多,表示该电磁铁磁力越      
(2)比较甲乙两个实验,他们研究的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要比较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应该选择      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4)如果想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除了上述实验中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      等方法来实现。
(5)小丽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甲图铁芯的下端,发现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可推测甲中铁芯的上端是      极。想要改变甲中电磁铁南北极方向,最简单的方法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题专项练习(四)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