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择题专项练习(二)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常考题(共18小题)
1、将螺丝钉旋进木头时,用螺纹密的螺丝钉会比螺纹稀的螺丝钉( )。
A . 更省力更省时
B . 更费力更省时
C . 更省力更费时
2、滑轮组的作用是( )。
A . 改变力的方向
B . 既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C . 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3、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 )。
A . 费力的
B . 省力的
C . 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4、科学家( )曾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子,我就能把地球翘起来。”
A . 阿基米德
B . 傅科
C . 奥斯特
5、划船的桨是( )杠杆。
A . 省力杠杆
B . 费力杠杆
C .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6、小明同学想把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拔出来,下面工具中最合适的是( )。
A . 扳手
B . 羊角锤
C . 螺丝刀
7、变速自行车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大齿轮有45个齿,小齿轮有15个齿,大齿轮转动1圈,小齿轮转动( )。
A . 1圈
B . 2圈
C . 3圈
8、下列轮轴哪种情况有可能平衡( )。
A .
B .
C .



9、如图示使用,属于费力情况的简单机械是( )。
A .
B .
C .



10、如图所示,杠杆尺要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可以在位置1上挂( )。
A . 1个钩码
B . 3个钩码
C . 6个钩码
11、关于简单机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B . 把木板中的一颗钉子拔出来,可以用起钉锤
C . 用筷子夹菜时不仅方便,而且还可以省力
D . 斜面都是省力的
12、如图所示是自行车刹车示意图,它应用了简单机械中的杠杆,支点在( )。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13、普通自行车上的一根链条和两个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称作( )。
A . 链传动
B . 滑轮组
C . 定滑轮
14、如图所示,扳手在工作过程中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 )。
A . 杠杆
B . 轮轴
C . 斜面
15、如图,在使用扳手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省力的效果应该将手放在( )。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16、如图所示,用测力计分别沿AO面、BO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O、BO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测力计的读数将( )。
A . 一样大
B . 在AO面拉动时读数大
C . 在BO面拉动时读数大
17、自行车的“车把”运用了( )原理。
A . 杠杆
B . 轮轴
C . 滑轮
18、如图,工人利用一块木板作为斜面往车上搬运圆桶,如果要使搬运得更省力,最可行的做法是( )。
A . 增加木板的长度
B . 减少木板的长度
C . 不用木板,直接提升
二、易错题(共8小题)
1、小明的爸爸钓鱼时用的手持式钓鱼竿(如图所示)属于( )。
A . 省力杠杆
B . 费力杠杆
C . 等臂杠杆
2、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 ),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 . 提系杆秤
B . 不等臂秤
C . 等臂杠杆秤
3、如图是杆秤,粗心的大妈拿了一个比原来要重一些的秤砣,她所称出重物的重量比实际重量( )。
A . 一样重
B . 轻一些
C . 重一些
D . 没有影响
4、自行车(如图)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自行车上的螺丝与螺帽运用了斜面的原理
B . 脚踏运用了轮轴原理
C . 大齿轮和小齿轮构成了滑轮组
5、一个钩码重为0.5N,分别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实验,理论上说测力计读数等于0.5N的是( )。
A .
B .
C .



6、如图所示,轮轴a和轮轴b的轴一样大,如果在甲、乙两个轮上用力,分别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那么甲、乙两轮上钩码的数量关系是( )。
A . 甲=3,乙>3
B . 甲<乙<3
C . 乙<甲<3
7、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B .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还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C . 定滑轮实质上是个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D . 动滑轮实质是个省力的杠杆
8、自卸车又称翻斗车,可以自行卸载货物。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以看成是杠杆,B处是可伸缩的液压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用力点
B . 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C . C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D . C点是支点,液压杆的位置B是阻力点
三、挑战题(共6小题)
1、制作小杄秤时,把杆秤提绳位置向秤盘方向移动,杆秤最大称重会(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2、如图,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由于燃烧使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2分钟后,发生的变化是( )。
A . 长蜡烛的一端升高,短蜡烛的一端下降
B . 短蜡烛的一端升高,长蜡烛的一端下降
C . 两根蜡烛保持原位置不动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先用双手握住左右两边的钩码,然后同时松开,放手时,有问号的那两个钩码( )。
A . 向上运动
B . 向下运动
C . 保持不动
4、大象和小猴玩跷跷板,大象体重优势明显,小猴高高翘起。如果要让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 小猴尽量往前移,大象尽量往后移
B . 小猴尽量往后移,大象尽量往后移
C . 小猴尽量往后移,大象尽量往前移
5、利用下列工具工作时,不是应用杠杆原理的是( )。
A . 用理发剪理发
B . 用天平称量物体
C . 用擀面杖压面团
6、50千克的人站在跷跷板的某一位置,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由此可以估计,球大约为( )。
A . 25千克
B . 50千克
C . 1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