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25课 伯牙绝弦 同步测试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咬文嚼字馆。(共1小题)

1、给下面句子中”善”选择正确义项。

善:A.善良;B.擅长,长于;C.好,表示赞同;D.熟悉;E.容易。

(1)钟子期善听。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这个人看起来来者不善。      

(4)我觉得这位老奶奶很面善。      

(5)王阿姨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二、词语游艺厅。(共3小题)

1、读课文《伯牙绝弦》,根据语境写词语。

“伯牙善鼓琴”,我可以用下面的词语来形容伯牙的琴声            

2、读课文《伯牙绝弦》,根据语境写词语。

“子期死”,此时的伯牙肯定是            

3、读课文《伯牙绝弦》,根据语境写词语。

子期知道伯牙心里在想什么,这就叫      

三、句子训练营。(共2小题)

1、读课文《伯牙绝弦》,按要求补全句子。

伯牙遇到子期就像      。(补充比喻句)

2、读课文《伯牙绝弦》,按要求补全句子。

      伯牙心里在想什么,子期      能猜到。(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四、课文阅读吧。(共1小题)

1、课文《伯牙绝弦》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志在_____,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_____。

(1)补全课文。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伯牙当时已是一位有名的音乐家,在遇到钟子期前,肯定有不少人赞美,可他为什么偏偏说钟子期是知音呢?

五、课外阅读吧。(共1小题)

1、课外阅读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成连先生带伯牙到岛上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文中的话说一说。

(2)伯牙来到岛上有什么变化吗?请你说一说。

(3)伯牙真正的老师是谁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25课 伯牙绝弦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