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2 力(第1课时)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10小题)

1、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 . 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 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D . 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2、下列国际单位中,密度的单位是(   )
A . 千克(kg) B . 秒(s) C . 米/秒(m/s) D . 千克/米3(kg/m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 . 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 .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 . 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A . 2.2N B . 2.4N C . 2.7N D . 3.3N
5、在弹性限度内的弹簧,原长10cm,5N拉力下弹簧16cm,8N的拉力下弹簧长(   )
A . 19cm B . 19.6cm C . 18cm D . 9.6cm
6、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A弹簧 B . 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B弹簧 C . 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 D . 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
7、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使用,不得倾斜 B .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钩子不能与外壳摩擦 C . 测力时,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可以与受力方向不一致 D . 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大的力
8、如图测力计在两个拉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F1、F2的大小均为1N,该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 0 B . 0.5N C . 1N D . 2N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是运动的,就一定有力对它作用 B . 只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 . 甲对乙施力时,甲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0、下列关于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B .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 .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D . 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二、精选好题(共3小题)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小明用手将书包提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同时他也感觉到书包向下拉手,这说明      
2、如图1所示,一个钩码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处于静止状态,钩码的重力大小为      N;若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匀速下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      s。

3、小辉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F大小的关系”。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用弹簧测力计对同一弹簧片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形变量x/cm

0.6

1.2

1.8

 

2.4

3.0

拉力F/N

1

2

3

 

4

5

(1)实验次数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分析可知,实验次数4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大约是      cm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成      关系
(4)请你猜想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可能还与            等有关。

三、能力提升(共1小题)

1、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3)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      cm。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2 力(第1课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