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卷(到第3章第4节结束)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共15小题)

1、

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A . 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反应 B . 向等质量的镁、铁中分别滴入稀盐酸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A . 活性炭作除味剂 B .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 . 石墨用作电刷 D . 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3、“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 柴(纤维) B . 米(淀粉) C . 油(脂肪) D . 盐(氯化钠)
4、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能省距离的是(     )
A . 镊子 B . 开瓶器 C . 老虎钳 D . 滑轮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 . 用力搬起箱子 C . 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 D .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7、“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前提是必须根据化学物质的特性合理使用。下列关于化学物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B . 由于钢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而损耗,所以废旧钢铁制品不需回收利用 C . 随意丢弃聚乙烯制品(如食品包装袋)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D . 施用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8、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 . 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B . 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大 C . 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 D .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的功多
10、小黄同学曾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I中加入试剂

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I和Ⅱ中(     )

A

B

C

D

I

CaCO3

稀HCl

Na2CO3 

稀H2SO4

Zn 

稀H2SO4

Cu 

稀H2SO4

KNO3

NaCl

BaCl2

Ba(OH)2

A . A B . B C . C D . D
11、掷实心球是我市的中考体育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脱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A . 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B . 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C . 在b处动能为零 D . 在d处动能为零
12、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合理的是(   )

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NaOH溶液( Na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SO4溶液(HCl)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u(Fe)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D

盐酸(H2SO4)

硝酸钡溶液

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

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 , 一定不含AgNO3 , 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 . 3个 B . 2个 C . 1个 D . 0个
14、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斜面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对这一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动能、受到的摩擦力和运动速度四个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     )

A . B . C . D .
15、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S SO2 H2SO4 B . CuO CuSO4 CuCl2 C . Fe Fe2O3 Fe(OH)3 D . CO2 Na2CO3 NaOH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共8小题)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      
(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今年我县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我校,生活垃圾有图示的三类科学处置。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二氧化锰中属于      (填物质类别)。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      收集容器。

3、请从氢、氧、碳、铜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填在下列相应的空白处(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1)当打开汽水瓶时,大量逸出的气体是      
(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      
(3)写出一个置换反应:      
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O能绕O点自由转动,若在杠杆末端A点施加一个力提起重物G,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此杠杆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省力杠杆;若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动力的方向及动力臂      

5、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

(1)如图甲所示,已知撬棒AD=1米, CD=BC=0.15米,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牛,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      牛;
(2)如图乙所示,利用滑轮组把重为500牛的物体提升3米,忽略滑轮自重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人所做的功为      焦。
6、“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大部分的复分解反应都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①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A~D图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②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Mg+2H=Mg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SO42、OH-                            B.Na、H、Cl、CO32

C.Na、Ca2、CO32、NO3-            D.Na、Cu2、Cl、SO42

(2)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下图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2)
A .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钾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 B .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 . 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7、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5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1m/s的速度做匀速向左运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

(1)甲图中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为      N。
(2)现改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后,用F2拉动该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2的功率为      W。
8、重力势能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小明同学认为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找来三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小球,把它们拿到平整的沙坑上方由静止释放,将球下落的高度、球的质量与落到沙坑中砸出坑的深度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球下落的高度/m

球的质量/g

坑的深度/cm

1

1

10

1.7

2

1

20

2.8

3

1

30

3.6

(1)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三个金属小球的      也应相同。
(2)利用本实验同时还可研究的问题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共4小题)

1、小明和同学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时,发现添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硫酸铜溶液是稀硫硫酸和锌反应的催化剂吗?硫酸铜溶液量的多少会影响反应速率吗?

试管

A

B

C

D

E

F

CuSO4溶液/毫升

0

0.5

1

1.5

2

4

水/毫升

4

3.5

3

V1

V2

0

收集H2所用的时间/秒

348

246

190

165

230

360

(1)他们先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右边试管中产生气泡速度快得多,并有暗红色固体成。他认为CuSO4溶液不是催化剂,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锌粒,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

硫酸,按上表所示条件进行实验,并测量收集50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试管D中加入水的体积V1=       毫升。由上表可得出,CuSO4溶液的量对稀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的趋势是      。小明发现当硫酸铜溶液质量大于1.5毫升,产生氢气的速率反而降低,联想到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原理相似,原因是       

2、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兴趣小组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 , mA=mB<mC

(1)由甲、乙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许多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小球

质量/克

高度/厘米

木块移动距离/厘米

A

10

5

10

B

20

5

18

C

30

5

29

D

10

10

38

E

10

15

86

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20%与超速20%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是      

3、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金属锈蚀进行探究。

实验一: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图示

生锈时间

8分钟

较长时间不生锈

5分钟

3分钟

1分钟

(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度越      (填“慢”或“快”)。

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2)请指出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3)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可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 H 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      参加了铁生锈反应。

实验记录:

铁锈样品的质量/g

装置B的质量/g

装置C的质量/g

反应前

23.2

232.4

198.2

反应后

239.6

211.4

(4)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可确定铁锈的成分,用FexOy·nH2O表示,则n=      
4、小明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前,小明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后,呈现如图1所示的状态,则此时的杠杆      (平衡/不平衡),接下来,他要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2、3、4所示。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请利用弹簧测力计写出直接否定这一结论的主要实验步骤:      

(3)如图5所示,用作用点不同,分别用沿圆的切线方向的三个力F1、F2、F3 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4)小明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于是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重心。

②如图6所示,将质量为M1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使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1和刻度尺的重心到支座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m=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8、32题各6分,第33题7分,第30、31题各8分,第29、34题10分,共55分)(共7小题)

1、从2014年至今,娱乐圈不断爆出明星涉毒事件。“冰毒”是毒性极强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C10H15N,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一个“冰毒”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冰毒”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对于明星涉毒,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 (3)
A . 明星是公众人物,压力大,利用毒品放松一下,情有可原 B . 只要不注射,偶尔吸一些软性毒品,如摇头丸之类,只要不上瘾,是没事的 C . 毒品严重危害吸毒者的身体健康,千万不能尝试 D . 贩毒吸毒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打击
2、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将重为105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5s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F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

(1)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并列式计算出该物理量      
(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渐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写出两种)。
(2)请结合图像,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
(3)在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4、如图甲为一款太阳能汽车的概念车,它通过安装在车顶和前端的硅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驱动汽车前进;玻璃采用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

(1)若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材料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较弱

较强

密度/kg•m﹣1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2)若该车质量是450千克,车上载有人和物品质量共为150千克,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10﹣22 , 该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若该汽车保持一定的输出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运动过程的牵引力﹣速度关系图象如图乙,则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30分钟,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
5、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合金样品跟稀硫酸反应做了三次实验。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所需合格样品的质量/g

所取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氢气的质量/g

1

10.0

40.0

0.1

2

10.0

50.0

0.1

3

20.0

36.5

0.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分析,当铜锌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合金样品

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之比为      

(2)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6、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最终到达最低点C。请分析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重力势能和绳弹性势能的变化,并请从力的角度分析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速度的变化。(忽略空气阻力)

7、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

Na2CO3溶液质量/g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淀质量/g

0

1

n

3

4

5

m

①求m值。(写出计算过程)

②加入10g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卷(到第3章第4节结束)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