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 . 固、液、气 B . 气、液、固 C . 气、固、液 D . 液、固、气
2、如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 . 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 .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 . 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B .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 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 D .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4、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响度 D . 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6、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 . 1.2m/s B . 24 m/s C . 36 km/s D . 48 dm/s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东运动,两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第4s时两者相距16m B . 以乙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 . 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 D .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 . “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 . 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 .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B . 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C .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D . 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
3、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 . 北方的冬天,手冷时向手心哈气 B . 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容里放几桶水 C . 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 . 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 , 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2、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此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4、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      ;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      的标志.

 

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通过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
6、为了不影响小晶写作业,客厅里正在看电视的妈妈把音量调得很低,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音量低是指声音的      小(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7、如图所示,索道全长约1200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40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图片_x0020_100015

8、“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美妙的歌声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9、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0、下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b、c、d四根橡皮筋,      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      不同。

图片_x0020_896023069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17

①如图甲中圈的直径是      cm。

②如图乙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a.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b.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填“快”或“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

2、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20

①小华在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

②小华把水温加热到90℃时开始计时,每过1min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他画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把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21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小明应选用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好处是使试管中的冰      ,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熔化程经历了      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但要继续      热。

五、简答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的气球,然后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会观察到气球的体积明显缩小.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江里了,这个人急忙在船边刻下一个记号:“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然后,便悠然地等着船靠岸。船靠岸停下来以后,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寻找剑。

图片_x0020_100023

(1)这个楚国人是否能通过“刻舟”的方法求到剑?
(2)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个楚国人“求到剑”或“求不到剑”的原因。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4

(1)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是多少?
(2)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速度是多少?
(3)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地质员在山谷内敲打石块,0.5s后听到从左边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一次回声,1.5s后听到从右边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二次回声,当时的声速为340m/s。声音传播的路径如图所示。求:

图片_x0020_100025

(1)敲石处距左边峭壁的距离。
(2)敲石处距右边峭壁的距离。
(3)这个山谷的宽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广州市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