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测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共24小题)

1、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遗址     ②元谋人遗址纪念碑     ③北京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②③①④
2、《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 焚书坑儒 C . 统一文字 D .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3、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统治者缺乏治国家的经验 B . 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 . 末代国君的统治残暴 D .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4、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有学问的人增多 B . 读书人吵吵闹闹,各自著书立说 C .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封建制度 D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5、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这一年处于(    )
A . 公元前7世纪前期 B . 公元前7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8世纪前期 D . 公元前8世纪后期
6、《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7、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打破了“教育不公平”的局面,他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墨子
8、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 . 孟子——民贵君轻 B . 韩非子——“兼爱”“非攻” C . 墨子——无为而治 D . 庄子——以“法”治国
9、人类社会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   )
A . 珠江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黄河流域 D . 渭河流域
10、央视《探索·发规》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 . 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 .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 .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11、下列出土文物,最能直接说明河姆渡氏族已开始原始农业的是( )
A . B . C . D .
12、2015年8月9日,来自台湾的34名台湾青年学子及陕西西北大学的16名青年学生志愿者,一同来到桥山拜谒轩辕黄帝陵。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 . 他被称为“人文初祖”
13、我国桂林的虞山公园有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 . 世袭制 B . 武力夺取 C . 禅让制 D . 民主选举制
1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5、2010年4月1日起,为期三个月的“国家宝藏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宝展”在宁波博物馆举行。其中,下图展出的文物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它出土于( )

A . 河南省 B . 陕西省 C . 山西省 D . 河北省
16、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 .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 .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 .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17、《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在下列哪种材料上( )
A . 鹿皮和虎皮 B . 龟甲和兽骨 C . 青铜器 D . 树皮
18、请仔细观察《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春秋时期曾经称霸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
A . 晋国 B . 齐国 C . 楚国 D . 秦国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越王勾践
2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
22、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
A . 变法违背民意 B . 变法深入贯彻 C . 变法遇到阻力 D . 变法宣告失败
23、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 )
A . “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 . “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 .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 . “(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24、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己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
A . 刺史 B . 太尉 C . 司隶校尉 D . 御史大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共3小题)

1、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       ,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 史称东周。
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       ,东到辽东。
3、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       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在中央设立       掌管军事。

三、材料探究(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共3小题)

1、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孙中山

材料二: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孟子

材料三: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己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尧舜时期通过哪一制度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2)孔子和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请概括材料二中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孔子学院在中外交流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

的中国传统文化?

2、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

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及(注:等到)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注:古代方法),犹以务本(注:注重本业、农业)之故(注:原因),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能获取的直接历史信息是什么?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3)材料三中“民勇于公战”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有关?
(4)用材料四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君”所做所为的历史作用。
(5)综合以上材料,写出你的启示。
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巩固统治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齐、鲁、晋、燕、宋等图示圆点所反映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周天子推行这一制

度的目的是什么?

(2)该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弊端,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了克服弊端,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新的制度?两种制度中哪一种制度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材料二所示的“秦朝政治建制”体现的是哪一种政治制度?写出“它”的名称。
(4)为了解决材料三中出现的这种情况,秦始皇采用了什么措施?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