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 0分) (共22小题)

1、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呈现负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1)
A . B . C . D .
(2)关于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 . 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C .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 资源状况 B . 军事实力 C . 国土面积 D . 生活消费水平
3、人口的合理容量与(     )
A . 自然资源状况无关 B . 自然资源状况呈负相关 C . 科技水平呈正相关 D . 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4、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
A . 青藏高原 B . 长江三角洲 C . 内蒙古高原 D . 塔里木盆地
5、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     ) (2)
A . 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 .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 .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 .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6、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1)
A . 地下水位上升 B .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 蒸发量增加 D .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 降水下渗量减少 D . 城市热岛效应
7、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 . 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 . 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 .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8、我国一些地区的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这种农业变迁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1)
A . 三江平原 B . 华北平原 C . 河西走廊 D . 珠江三角洲
(2)这种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气候 B . 政策 C . 市场 D . 交通
9、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    ) (1)
A . 地形崎岖 B . 降水丰富 C . 交通便捷 D . 工业集聚
(2)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 (2)
A . 低级住宅区 B . 中心商务区 C . 工业区 D . 文教区
10、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1)
A . 政策 B . 市场 C . 交通 D . 气候
(2)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 (2)
A . 西安市附近 B . 拉萨市附近 C . 哈尔滨市附近 D . 上海市附近
(3)当地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所产的柑橘的皮薄但含糖量低,主要原因是( ) (3)
A . 地形差异 B . 水源差异 C . 土壤差异 D . 气候差异
11、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分析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 (1)
A . 原料导向型工业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B . 动力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C . 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 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2)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 ) (2)
A . 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 . 加强与精炼厂的协作,降低成本 C .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 . 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12、下图为我国东北传统工业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    ) (1)
A . 丰富的煤铁资源 B . 便利的水陆交通 C . 优美的环境 D . 优惠的政策
(2)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

A.以轻工业为主,发展高能耗产业                   B.美化环境,治理污染

C.大力发展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                   D.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13、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1)
A . 采掘工业 B . 钢铁工业 C . 电视机装配工业 D . 制糖工业
(2)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 (2)
A . B . C . D .
(3)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 (3)
A . 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B . 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C . 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D . 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14、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1)
A . 泰国香米:泰国→上海,选丙 B . 汽车:长春→沈阳,选丁 C . 鲜花:荷兰→美国,选乙 D . 电脑芯片:美国硅谷→台湾,选甲
(2)丙运输方式的交通线布局主要取决于(    ) (2)
A . 经济因素 B . 气候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科技因素
15、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在奥运会举办前夕正式运营。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率先建成的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也是首条全线贯通、时速达300千米的城际铁路。工程建成后,北京至天津火车全程直达运行仅需30分钟。据此回答27~28题。
(1)下列关于京津城际铁路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小       ②减轻京津客运的压力

③先进的科技保障                       ④造价低

(1)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2)下列关于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2)
A . 促进了京津两城市的经济发展 B . 加强了两个城市的经济交流 C . 缓解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D . 会使两城市的人文景观遭到严重破坏
16、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右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1)
A . 地形类型 B . 人口分布 C . 城市分布 D . 交通线路
(2)“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 (2)
A . 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 . 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 . 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 . 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17、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 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 . 政治经济的发展 C . 交通运输的需要 D .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18、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    )
A . 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         B . 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 C . 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        D . 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19、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1)
A . 矿产资源丰富 B . 气候温和湿润        C . 地理位置优越 D . 商业贸易发达
(2)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 (2)
A . 城市高级住宅区 B . 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C . 城市核心功能区 D . 城市生态功能区
(3)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的影响主要是(    ) (3)
A . 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 B . 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 C . 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 D . 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
20、对下列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滥伐森林          ②大量施用剧毒农药         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     

④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      ⑤核泄漏     ⑥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动物

A . ①②⑥;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①⑥;②③⑤ D . ①③⑤;②④⑥
21、读几种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酸雨的是(    ) (1)
A . B . C . D .
(2)③环境问题的危害是(    ) (2)
A . 洪涝灾害多发 B . 腐蚀建筑物 C . 皮肤癌多发 D . 沿海低地被淹
22、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产业构想的实行能减轻的环境问题是(    ) (1)
A . 二氧化碳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 B . 酸雨 C . 臭氧层破坏 D . 光化学烟雾
(2)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是(    )

①可促进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       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共4小题)

1、根据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占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      图。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      。反映了该国属于哪一类国家      
(2)B国60岁以上的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      的特点。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      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      ;②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1999年的8.77‰,但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顺义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 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 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是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
材料三 北京市农业布局图。

(1)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 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2)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如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

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3、读世界三个工业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述A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填地名),试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      
(3)C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主要是      (填“轻”或“重”)工业。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      
4、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该地北部是山区,南部是平原濒临大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d城市坐落在      (地貌名称)上。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是      (填“bd”或“bced”)。原因是      
(2)山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以      为主,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交通线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其理由是       _(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3)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其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