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2018年11月1号23时57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将第42颗北斗卫星送上太空。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箭刚离开发射架时,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B . 火箭刚离开发射架时,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C . 火箭发射时,喷出的高速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大于火箭对气流的作用力
D . 火箭发射时,喷出的高速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小于火箭对气流的作用力
2、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 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
B . 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C . 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D . 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3、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可自由伸长到P点。一物块从光滑水平面的b位置以速度v向左运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a点,之后物块被弹簧向右弹出。物块从P到a的运动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的惯性减小
B . 在a位置,物块的惯性为零
C . 物块对弹簧的作用力和弹簧对物块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 . 在a位置,物块对弹簧的作用力小于弹簧对物块的作用力
4、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m,第一次水平恒力F1作用在A上,第二次水平恒力F2作用在B上.已知两次水平恒力作用时,A、B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则( )
A . F1<F2
B . F1=F2
C . F1>F2
D . F1>2F2
5、如图所示,两小球A、B固定在一轻质细杆的两端,其质量分别为
和
,将其放入光滑的半圆形碗中,当细杆保持静止时,圆的半径OA、OB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45°,则
和
的比值为( )




A .
∶1
B .
∶1
C . 2∶1
D .
∶1



6、如图所示,天花板上固定有一光滑的定滑轮,绕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左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铁块;右端悬挂有两质量均为m的铁块,上下两铁块用轻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细线上的张力为
,最初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某瞬间将细线烧断,则左端铁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7、如图所示,套在绳索上的小圆环P下面用悬线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Q并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现释放圆环P,让其沿与水平面成θ角的绳索无摩擦下滑,在圆环P下滑过程中绳索处于绷紧状态(可认为是一直线),若圆环和物体下滑时不振动,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Q的加速度一定小于gsin θ
B . Q的加速度一定大于gsin θ
C . 悬线所受拉力为Gsin θ
D . 悬线一定与绳索垂直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
B . 它的得出过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C .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D . 它揭示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所受重力和阻力之比为5∶1
B . 小球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3
C . 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
m/s
D . 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

3、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的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m/s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 N/cm
C . 物体的质量为2 kg
D .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4、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绳两端系有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块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使b缓慢移动直到轻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对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b受到绳的拉力逐渐增大
B . 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
C . 小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
D . 小物块a一定沿斜面缓慢上移
5、匀速转动的长传送带倾斜放置,传动方向如图所示,在顶部静止放上一物块,在物块下滑过程中,规定沿传送带向下为正,下列描述物块运动过程中的v-t、a-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 , 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__________ (1)
A . 钩码个数N1=N2=2N3=4
B . 钩码个数N1=N3=3N2=4
C . 钩码个数N1=N2=N3=4
D . 钩码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
(2)
(2)
A . 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 . 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 . 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 . 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2中 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2、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让重物通过轻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小车质量用M表示,重物质量用m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
(1)实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这样做是为了消除 的影响,使小车所受合外力F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
(2)实验中由于绳对小车的拉力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为减小此误差,实验中要对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进行选取,以下四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填写相应序号)
①M=200 g,m=40 g、60 g、80 g、100 g、120 g、140 g
②M=200 g,m=30 g、35 g、40 g、45 g、50 g、55 g
③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④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35 g
(3)实验中某同学先保持重物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测出了相应的加速度a.为便于得到a与M的关系,他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你建议他做a与 的图象.
(4)甲、乙两同学用同一种方法做实验,即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重物质量m,测出了相应的加速度a.正确操作后,他们根据各自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b所示的a-F图象.他们得到的图象不同,其原因是他们选取的 不同,但他们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此结论是: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为何斐娜蹦床比赛,已知何斐娜的体重为49
kg,设她从3.2 m高处自由下落后与蹦床的作用时间为1.2 s。离开蹦床后上升的高度为5 m,试求她对蹦床的平均作用力(g取10
m/s2)。
2、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要使物块与斜面体一起相对静止地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其加速度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已知物块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物块与斜面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它们间的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3、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小车足够长。求:
(1)小物块刚放上小车时,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共同速度是多大?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g=l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