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九年级招生文化模拟科学试题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0小题)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方法 |
A | C | CuO |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
B | Cu粉 | Fe粉 | 用磁铁吸出 |
C | KCl溶液 | BaCl2 |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
D | O2 | 水蒸气 | 通过浓H2SO4洗气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4分)(共6小题)
① 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 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0分)(共6小题)
①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装置如图所示。用手捂住烧瓶一段时间,若出现 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用此装置收集一瓶含有酸性气体的空气。
③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3.0cm。已知长为1cm的细玻璃管的容积为0.1mL(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A.盐酸 B.KCl溶液 C.BaCl2溶液 D.酚酞试液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1 |
30 |
15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
25 |
16.7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3 |
20 |
2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4 |
15 |
? |
倒立、放大的实像 |
5 |
5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发光情况 | 耀眼 | 明亮 | 亮 | 较亮 | 较暗 | 微光 | 不亮 | 不亮 |
电压U/V | 3.0 | 2.5 | 2.1 | 1.7 | 1.3 | 0.9 | 0.5 | 0.2 |
电流I/A | 0.32 | (图B所示) | 0.26 | 0.24 | 0.21 | 0.19 | 0.16 | 0.1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①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灯的额定功率为 。
②第7、8两次实验中,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
③断电一段时间后,灯丝的电阻可能是 (填“0Ω”、“1Ω”、“2Ω”或“8.9Ω”) 。
【提出问题】“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白色结晶颗粒,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鱼浮灵”与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在仪器a中加入水。打开仪器a的活塞,放出适量水后,在导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根据此现象可推测出黑色固体在实验中起到了 作用。
【得出结论】“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四、计算及简答题(本大题共36分)(共5小题)

实验 |
甲 |
乙 |
丙 |
丁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1.76 |
3.52 |
4.4 |
4.4 |
A.不能降低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还增加了温室效应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钻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