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2张骞通西域课时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唐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

A . 大秦 B . 西域 C . 安息 D . 新疆
2、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右图所示壁画反映的是( )

A . 佛教的传入 B . 张骞出使西域 C . 西汉诸侯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D . 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队
3、下列关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受汉武帝派遣 B . 乌孙国王愿意与汉政府联合进攻匈奴 C . 随行人员分头访问了西域各国 D . 乌孙使者来长安向汉政府表示敬意
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共同点是( )

A . 都与匈奴有关 B . 都是为了联络大月氏 C . 都是为了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往 D . 都从此加强了内地与匈奴的联系
5、在拍电视剧《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该场面中最不适合摆放的道具是( )

A . 铁剑 B . 丝绸 C . 瓷器 D . 葡萄
6、某同学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在当地出土的中原丝织品。他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出: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最早始于( )

A . 秦始皇统治时期 B . 汉高祖统治时期 C . 汉武帝统治时期 D . 光武帝统治时期
7、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开辟丝绸之路 C .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 . 昭君出塞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后,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历尽了千辛万苦。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了。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户之。宣帝改曰都护。……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于是,五十余悉纳质内属……”

——《后汉书·西域传》

请回答:

(1)张骞几次通西域?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发的?

(2)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遇到了什么艰难险阻?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还有哪些。

(3)材料二中“武帝”“北虏”各指谁?

(4)“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这有何意义?

三、活动探究(共1小题)

1、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1)请结合张骞出使西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分析评价张骞。

(2)我们应该学习张骞哪些可贵的精神?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2张骞通西域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