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7小题)
1、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A .
B .
C .
D .




2、下面有关四季更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天文意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 . 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一般把7/8/9月划分为夏季
C . 全球各地均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D . 四季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一
3、深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
A .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 .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 . 无大气保温效应
D . 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4、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中气压带代表( )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极地高气压带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
5、 我国探涮器“嫦四号”于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软着陆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软着陆。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四号”选择在西昌而非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因为这里( ) (1)
A . 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 . 气候干旱,大气的能见度高
C .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D . 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2)“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洛阳地区( ) (2)
A . 昼长夜短,且昼先变长后边短
B . 昼短夜长,且昼先变短后变长
C . 日出时间一直延后
D . 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
(3)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华人华侨观看发射直播,应选择的当地时间为( ) (3)
A . 7日10:23
B . 9日10:23
C . 6日10:23
D . 8日2:23
6、 2018年5月9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 (1)
A . 土星
B . 金星
C . 火星
D . 海王星
(2)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2)
A . 方向相同
B . 轨道近圆
C . 轨道共面
D . 安全稳定
7、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8、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当大家在享受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下列( )点附近 (1)
A . a
B . b
C . c
D . d
(2)从5月1日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 (2)
A . 持续变快
B . 逐渐变慢
C . 先变慢再变快
D . 先变快再变慢
9、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 , 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以下问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 , 则O点风向为( ) (1)
A . ⑥或⑦
B . ②或⑥
C . ④或⑧
D . 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 , 则O点风向为( ) (2)
A . ③ 或④
B . ② 或⑧
C . ③ 或⑦
D . ⑥ 或⑦
10、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 (1)
A .
B .
C .
D .




(2)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11、据人民日报2016年8月12日报道,我国预计在“十三五”规划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回答下列问题。
(1)火星表面的均温为-23℃,低于地球表面均温,主要原因是( ) (1)
A .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地球远
B . 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
C . 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D . 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2)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 ) (2)
A . 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
B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12、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1)
A . 正午太阳高度低
B . 白昼时间短
C . 阴雨天气少
D . 风沙天气多
(2)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纬度
B . 气候
C . 地形
D . 植被
13、 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运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出黑子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1)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太阳风层
(2)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
B . 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黑子的周期是11年
C . 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 . 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黑色区域
(3)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3)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①②④
14、如下图所示,昼夜温差最小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15、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②代表地面辐射
B . 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
C . ①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
D . 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 (2)
A . ①减弱
B . ②减弱
C . ③增强
D . ④减弱
(3)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3)
A . 减弱①
B . 增强②
C . 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D . 增强④
16、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图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处的盛行风向是( ) (1)
A . 东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2)三圈环流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出现在( ) (2)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日的日期 。
(2)该时刻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北京时间为 。
(3)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 (填“最大”或“最小”)值,旗杆影子的方
向为 方向。
(4)该日C地的昼长是 ,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
(填“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 (填“"大”或“小”)。
(5)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
2、下图中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轨迹,读图回答问题。
(1)当太阳直射点移至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期是 前后;当太阳直射点移至C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2)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 点和 点之间,并继续向 (南、北)方向移动。
(3)北京(39°54′
N,116°E)正午太阳高度为73°32′ 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点,此时开普敦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4)北半球 (节气)至 (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从C移到A。
3、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22日凌晨日本福岛附近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
材料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的传播示意图”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 (1)
A . 外地核
B . 岩石圈
C . 下地幔
D . 软流层
(2)图中A,B所表示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分别是 、 。它们之间的圈层叫做 。
(3)地震波F为 波(填横波或纵波),根据地震波向地球内部波速变化可判断D层和H层的物质状态分别为 、 。
(4)岩石圈是指 层以上(或由 和 组成)的圈层。
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 ,B
C ,D
(2)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 。
(3)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节),理由是 。